此癌患的“兩個做法”,讓他打贏“抗癌之戰”!

筆者經常和患友們強調,面對癌症應該有長存警惕又坦然面對的心態,這種心態與藥物的治療同樣重要,甚至更爲重要! 我們必須清楚地明白: 癌症雖 是一種嚴重 的疾病,但亦是一種慢性病。

臨危不驚,纔可冷靜應當

筆者曾有一位患者說過一段話:

“我被醫生正式宣判之時,有一個冒出來的念頭:人生在世,大約有時未免是要得癌症的。於是也算釋懷。在面對現實,特別是面對困境時先搞一點“精神勝利”,至少比“精神失敗”、“精神崩潰”要好。臨危不驚,才能冷靜應對。”

肺癌晚期,未行手術、放化療

這是中國人民大學的程教授給筆者寫的一段話,他是在2008年年初確診爲晚期肺癌,沒有接受手術、化療及靶向治療,只是病後2年,整體穩定的情況下,局部做了微創治療。

剛確診之時,他與兒子帶着診斷治療走訪了北京多家著名的西醫醫院,向腫瘤專家求救。專家們的意見幾乎一致 :建議儘快手術,再加以放或化療 。

但那時程教授已經70高齡,考慮到身邊很多手術後並不理想的病例,使他也不願意主動去捱上一刀。於是,幾經周折,轉滬來筆者處求醫。

五年多,與癌共存

整個療程,筆者都予以中醫藥的零毒療法治療,前期以控制癌細胞的活動、改善症狀爲主;後期則以增強他整體免疫爲標。

一段時間後複查,程教授的肺部腫塊呈縮小之勢,CEA指標雖尚偏高,但CA19-9指標已由確診時的163.8,下降到35.49和24.03,亦即保持在了正常值之下。

就這樣,5年多一直持續的與癌共舞着,程教授本人也是“會照開、研究照搞、博士照帶”,活得有滋有味。

再用程教授自己的話說:

之所以避開了很多患者走過的那種西醫治療不理想才求助於中醫的彎路,一開始很有點賭一把的勁頭——不是怕死,怕的是變成不死不活的累贅。生是樂趣,死亦解脫,“好死不如賴活着”爲我所不取

生病—良性生活方式的起點

該患者的抗癌成功,除卻選擇適合的治療外,亦是取決於他的好心態,平靜接受癌變的現實,嚴格遵守醫囑服藥治療,並以此爲契機, 調改生活方式,改變飲食習慣,加強體能鍛鍊 。

換言之,將生病作爲一種更爲良性的生活方式的起點。

不要執着於指標變動

另外,不執着於指標的變動。

一是病變指標,如CT、血液檢查的指標等。

二是體態指標,即患者對病變的自我身心感受。一種慢性病,其病變指標在一定時間和一定範圍內,或順向或逆向地發生曲線變化,應該是正常現象。

重要的是我們對這一現象的身心感受和很大程度由這種感受所決定的生活質量!

初升的太陽,總會升起

筆者給大家分享此案例,一則是告誡大家,癌症並不是絕症,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態,與癌共舞,將癌症看作是一類慢性病,往往更利於康復;

二則是鼓舞大家,即使暫處於“陰霾”之下,但初升的太陽必會升起。

文內部分圖片採用AIGC素材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