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網保變身數位保險公司上路 彭金隆宣佈三大鬆綁
純網保變身數位保險公司上路,彭金隆宣佈三大鬆綁,力促業者共襄盛舉。本報資料照片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出面對外宣佈重新開放「純網保」,亦即數位保險公司的申請。
最重要開放有三,一是初始的創新佔業務比重不低於15%,另一則是把過去着重於金融業持股要40%的股權結構,改變爲更着重於實質經營者、負責人的資歷,三則是將財產、人身保險公司申請設立的最低實收資本額分別調降爲5億元、10億元,把申請門檻放寬,以此讓更多業者都有機會提出申請,估計在預告期2個月之後,快的話正式生效在明年上半年,5月左右就可對外公告開放申請。
彭金隆也對這項開放的願景強調,臺灣不缺保險公司:「但缺乏能將保險服務覆蓋面更完整、落實普惠金融的保險公司!」經過上述開放後,可說不僅止於金融業,其他產業領域的大股東,只要業務產品夠創新、有說服力,並找到夠優質的經理人,都能成爲數位保險公司的大股東。
過去金融業者持股訂在40%和25%限制,這次則更着重於實質負責人是否有專業能力,而非以股東結構來作最重要判斷,對於大股東的規範,就回歸至一般大股東適格性的規範,而非一定要求非得有金融業或保險業的背景的大股東要高到過去的水準。
彭金隆也指出,創新型商品過去較少,因此金管會這次以15%作原則,倘若作更多傳統業務,就必須讓創新業務佔比達到15%,會以營收(保費收入)來衡量。同時,爲保障其先行者創意以鼓勵創新,規劃針對其創新型保險商品或服務於開辦後給予6個月的創新保護期間,必要時主管機關可延長,因此不會尚未開辦,6個月就先期滿。
彭金隆也強調,創新服務佔比15%「只是初始標準」,甚至未來會逐年漸進式將15%比重往上拉。
彭金隆也指出,未來會以經營專業能力來作爲申請判斷,而非以股東成份爲唯一要件。他指出,對開放家數「不設限,且不會限時限量。」不僅產品本身,服務模式也很重要,必須要創造價值。
對於可參與數位保險公司的股東身份,彭金隆說,以前要求金融機構參與投資比重至少40%,另外與保險相關還要有25%以上持股,但金管會認爲,更重要的在於參與經營的保險專業經理人、負責人,因此,修改過去太着重於股東結構的標準。
此次對於數位保險公司創新業務比重,金管會要求,運用金融科技或數位技術提供創新型保險商品及服務達一定比例(目前訂在15%)的保險公司,用以確保新設公司必須具備一定獨特的創新經營能力。
彭金隆也說明,數位保險公司爲求更大彈性,因此保險局分別再將產險、壽險門檻再從10億降至5億、20億降至10億,也讓保險公司更能發揮資本效益專注在某一領域的保險,不致造成資本的浪費。
保險局也規劃「數位保險公司」的銷售或營運模式,除透過數位方式進行外,亦得視客戶與實際需要設立實體營業或服務據點,並可透過業務員、保險代理人或經紀人通路銷售保險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