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保“胃”戰,再美味也要張弛有“肚”
春節期間,面對豐盛的美食,有些人會把持不住,開始暴飲暴食,腸胃道嚴重“負載”,部分人會表現出嘔吐、腹瀉、腹脹、噯氣等情況,最終把“美食”吃成“傷食”。
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臨牀營養科營養師相小多介紹,年菜多以“高熱量、高油脂、高糖多鹽”特點爲主,春節前後,前來就診的人羣多集中在結石、痛風、肥胖、“三高”患者中,尤其是因暴飲暴食誘發急性胰腺炎的患者。
“急性胰腺炎最快飯後2小時內即可發作,如果上腹正中或偏左部位,持續出現像刀割一樣的腹痛時,應立即禁食並前往醫院。”相小多說,對本身患有胃腸道慢性病的患者而言,暴飲暴食、飲酒還會引起胃腸道出血、胃穿孔。她建議,盛宴味美但不能貪多,年菜搭配要講究均衡搭配,做到菜裡有葷有素,主食裡有粗(糧)有細(糧),保證新鮮蔬菜的充足攝入,成年人建議用量一天一斤。
過年了,糖尿病患者和需要控制糖分攝入的人羣想嚐嚐甜味,怎麼辦?相小多建議,不妨試試羅漢果這種藥食同源的果子,甜度是蔗糖的300倍卻不易升糖,也不會像蔗糖、果糖一樣被身體吸收造成負擔,是理想的甜味劑,幾乎可以代替白糖使用。
她介紹,羅漢果具有清熱潤肺、利咽開音、滑腸通便的功效,除了使用果肉泡水、搭配花茶,還可以煮粥燉肉豐富口感,不過要注意的是,羅漢果性涼,脾胃寒弱人羣需謹慎食用,糖尿病患者也只建議偶爾攝入。
年菜裡少不了需要長時間燉煮的菜品,放鹽的時機也是門大學問,如果時間過早,會讓鹽分持續滲透進肉裡,導致肉鹹、柴硬口感變差。專家建議,不妨等菜品出鍋前再放鹽,既能改善口感還可以減少含鹽量。腎臟疾病患者和需要遵循低鹽飲食的人羣可以使用肉桂替代部分鹽,它不僅能去除肉的寒性和腥味,還具有散寒止痛、溫通經脈的功效,更適合在冬天搭配使用。
春節期間吃得太盡興,一下子胖了許多,怎麼才能在返工前既健康又快速地瘦下來呢?相小多表示,體重短期內快速增加,不全是熱量過剩,形成脂肪,也有可能是年菜吃鹽較重,儲備了一部分水分在體內,造成的水鈉瀦留,這種情況可以試試短暫1~2天不吃鹽或進行“5+2輕斷食”療法。
據瞭解,輕斷食是身體的自我清潔修復,指在一週7天裡,正常飲食5天+輕斷食2天。相小多強調,輕斷食期間,每日熱量控制在400~500大卡,一天食物攝入可參考主食25克+新鮮蔬菜500克+水果200克+1份優質蛋白質,再根據自己飲食習慣選擇搭配分至三餐食用,不能只吃一餐或者兩餐,食物要多挑選低熱量、高營養密度菜品,如新鮮蔬菜、魚蝦、牛肉,以此形成熱量缺口,促進代謝,排出體內多餘水分。
專家提醒,實施輕斷食療法前要確認自身身體情況,患有基礎疾病、正在服用藥物或者身體虛弱的人羣不能貿然開始,也不建議長期進行以免損傷身體機能。
通訊員 屈璟秀 羅鑫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