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釋美中「鬥而不破」訊息 臺灣如何自處成挑戰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左)認爲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私交不錯,相信兩人面對面可能解決棘手的問題。圖爲川普2017年11月訪問北京時,出席習近平爲他舉行的盛大歡迎儀式。(路透)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團隊12日證實已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參加就職典禮。不論習近平最後是否赴美,這項訊息凸顯,即使在美中競爭的格局下,川普團隊仍希望雙方「鬥而不破」;在美中競合的賽局上,臺灣如何在兩強間求取平衡,而非一味「傾美抗中」,是賴清德政府必須深思的課題。

美國總統就職典禮,通常由各國駐美大使或代表參加,一旦習近平應邀出席川普就職,可能成爲川普回鍋白宮後,首位會面的外國元首。這不只對美中關係進展有象徵性意義,世界主要民主國家也會思索美方所要傳遞給外界的「訊息」。

臺灣民進黨執政八年多來,因爲根深柢固的反中意識形態,由於過去幾年美中貿易戰,以及各國對中國大陸軍事威權擴張的忌憚,「順勢」高舉「抗中保臺」旗幟;在美中臺關係上,幾乎可說一面倒傾向美國,兩岸關係則是走入死衚衕。

賴清德上任後,雖強調在對等尊嚴下,樂意與對岸交流,但鞏固甚至進一步深化臺美關係,似乎纔是賴政府首要之務。賴清德出訪友邦過境美國期間,強調臺美對印太區域和平的共同承諾等,目的是希望川普團隊在安全或經貿等層面,更重視臺灣。

只是,臺美關係或兩岸關係,從來都不是單純的雙邊關係,而是美中臺互動下的三角關係。賴清德出訪前後,臺國安團隊不斷對外傳達解放軍將大規模軍演,大陸面卻異常低調,大陸國臺辦與外交部都避談「軍演」或不願置評;美方雖關切大陸在臺海周邊的「軍事活動」,但也不認爲是針對賴清德出訪而來。

美中臺三方對解放軍「大規模軍演」的認知出現落差,背後反映的不同的政治盤算。對臺灣而言,凸顯大陸對臺軍事脅迫,目的是希望獲得美國的「保護傘」;但對美中雙方來說,美國新政府即將上臺,川普團隊與中國大陸都不希望臺灣問題成爲未來美、中互動的「變因」。

從大陸「軍演」美中反應到川普擬邀習近平出席就職典禮,不難看出美中即使在競爭態勢下,仍保留未來對話與合作空間。臺灣夾在兩個大國之間,該如何自處、拿捏三方關係,將是賴清德與國安團隊最重要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