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畢業女子同時入職三家企業,拿三份底薪,有何秘訣?

僅初中畢業的蔡某曾經是一家汽車公司的銷售,但沒有業績,收入不高;

蔡某苦惱每月微薄工資,怎麼辦呢?

有位朋友私下裡提醒她:

“你多找幾家公司應聘銷售,找那種不需要朝九晚五打卡上班的企業,這樣就可以同時拿幾份底薪……。”

於是,蔡某精心美化了自己的簡歷,編造自己曾經在多家銀行,金融機構做理財經理,在傳統企業做銷售的履歷;

又製造了假的知名大學畢業證書;

在面試時謊稱自己在工作中積攢了很多客戶資源,能夠爲企業帶來業務;

最終,蔡某如願在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期間,被3家公司同時聘用。

因爲無需每天打卡上下班,蔡某從未工作過,更未完成下達的業績指標;

實在混不過去的時候,蔡某會花錢僱人來冒充客戶,到公司假裝談業務,

就這樣,蔡某什麼工作也沒做,卻能月入過萬。

但紙包不住火,時間長了馬腳肯定會露出來;

蔡某最終被揭穿了底牌。

一個初中學歷的人能輕鬆騙過一羣人;

是這個女子手段太高明?

還是這幾家公司的老闆們都是菜鳥,飯桶,腦子進水?

都不是;

看起來不可思議,其實操作起來也不難;

從房地產公司的分銷方式就明白了。

房地產公司自己的營銷不佳時,會啓動中介分銷,由中介門店的銷售爲其鋪開銷售網絡,並提供給中介一定返傭,比如總價的1%;

而中介要找到客戶來看房,籤購房合同,往往也很難;

怎麼才能找到客戶?

中介最常用的套路,是從1%返傭中拿出一部分,比如0.5%,做爲優惠條件來誘惑購房者;

有些貪圖便宜的人可能腦子一熱就買了;

這就是爲什麼通過中介買房往往會比直接在售樓處購買的價格更低一點;

很多人看不懂也搞不明白,以爲是假的;

其實這種事情吧,有真也有假;

有真的,就是中介真的支付了購房客戶一部分返傭優惠;

但是假的肯定也有,就是事後反悔,客戶買了房子以後,中介又變卦了;

畢竟明明可以多賺,誰也不願少賺;

所以這種事情就是真真假假,不同的人遭遇不一樣。

中介的這個例子是想說明,很多事情表面上看起來或許不符合邏輯,實際卻遵循着這個世界最本質的底層邏輯;

在複雜狀況面前,往往利益誘惑是實現目的最好用的手段。

初中學歷的女子爲什麼能頻頻得手?

不是騙子手段太高明,也不是公司老闆水平太菜;

只是因爲這些崗位太難找到合適的人,符合條件的人太少;

老闆們都是既要馬兒跑得快,又要馬兒不吃草;

如果哪一天碰上一個真正好的,對方的薪資要求又不是這些公司能給得起的;

在公司有限的薪資面前,只能尋找看起來還過得去的人;

這些人看上去經驗不錯,還很有自知之明,不會提出過高的薪資要求;

這正是企業求之不得的事情,以爲自己賺到了,也就顧不上覈實真實的情況了。

而公司的這些想法恰恰給隱藏在暗處的騙子們留下了可乘之機;

你想要她的利息,她在惦記你的本金;

你想用比較低的底薪換來對方更大的銷售額,她卻偏偏在算計你的底薪。

她能在底薪中拿出一部分,找演員裝作客戶上門,爲自己營造專業人設;

至少短期內拿幾個月底薪還是可以的;

當然了,時間長了就不行了;

時間長了沒銷售額,公司就急了;

真相與套路之間也就隔着一張紙。

原因就是這麼簡單,但大多數人卻走不出這個踩坑閉環;

這是人性使然;

有利益,就有套路;

有套路,就有人會踩坑;

不是你,就是她;

不是應聘者,就是企業;

當絕大多數人都對利益有算計時,更有可能是彼此給彼此下套;

比拼的是誰的套路更巧妙,更深不可測。

僅僅去要求一個人不要被利益誘惑是沒用的,這不符合人性;

只能讓自己面對套路時更遊刃有餘;

有句老話叫做,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想破除對方的套路,不僅要有捕蟬的能力,還要能當黃雀;

誰能算過誰,誰才能掌握主動。

(作者:韓楓,華東師範大學/法國里昂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歐美企業人力資源總監,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想要告訴我你的想法,歡迎留言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