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 多地小麥、水稻迎來豐收

央廣網北京8月18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初秋時節,南北方多地小麥、水稻迎來豐收。各地各部門搶抓農時,加緊收割,確保秋糧豐收,顆粒歸倉。

眼下,新疆奇臺縣江布拉克地區的旱地小麥從平原到丘陵漸次成熟,預計8月底、9月初基本收割完畢。當地農業部門因地制宜,投入268臺小型、中型聯合收割機。

奇臺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於建新:我們今年平均產量可以達到300公斤,算下來畝(均)純收入應該可以達到650元左右,這是歷年來收入比較好的一年。

江布拉克地區屬於山旱地,是典型的“雨養農業系統”。

奇臺縣半截溝鎮新戶樑村黨委副書記黃月雲:我們田間管理週期比到下面水田的時間要短,種植一天,中間管理一天,然後是收穫一天,閒暇的時間可能在景區打個零工。

奇臺縣是“中國優質小麥之鄉”,也是新疆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今年,奇臺縣小麥播種面積63.61萬畝,小麥平均產量486公斤,最高畝產862.5公斤,創全疆冬小麥單產新紀錄。

眼下,安徽220萬畝再生稻頭茬陸續迎來收穫時節,農戶們搶抓晴好天氣,加緊收割。

安徽宣城市郎溪縣鳳河村種糧大戶塗世銀:200多畝,產量在1400斤幹谷。

再生稻是播種一次、收穫兩次的水稻,具有生長期短、成本低和米質優等特點,經濟效益顯著。由安徽省農科院、安徽農業大學組成的專家組在郎溪縣再生稻收割現場隨機抽樣測產,頭季稻平均畝產700公斤幹谷,高產田塊平均畝產達722.6公斤。

宣城市郎溪縣農技服務中心主任汪浩:大力推廣優質再生稻的種植,積極地推進先進實用技術的應用,從而增加我們水稻的單產。

江西宜春豐城市的10萬畝再生稻同樣迎來豐收。上塘鎮坪湖村90後種糧大戶李志華今年種植再生稻面積超400畝,這幾天正忙着田間收割,並配合農業專家稱重測產。

李志華:我今年是第二年種再生稻,這個再生稻品種耐高溫,結穗率高,產量不錯,明年我計劃再擴種。

今年,豐城市聯合江西省農科院設立了“長江流域再生稻產能提升和優質高效技術研發與集成示範”展示片,採用“適幹水分管理、強根活芽調控”等再生稻高產、優質栽培技術,10萬畝再生稻增產增收已成定局。

豐城市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袁申成:今年豐城的再生稻在抽穗灌漿期遇到好天氣,加上科學的田間管理,保水保肥,使得再生稻頭季實現增產豐收,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