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21人丨專訪遠信儲能張佳婧:死守正向經營現金流,開發與製造雙輪驅動

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費心懿 實習生殷悅 杭州報道

編者按:作爲能源革命中的“關鍵一環”,儲能來勢洶洶。面對浪潮,商界人士如何看待“藍海”裡的機遇與挑戰?面對資本狂熱,投資者如何理解行業所處週期?技術路線百花齊放,技術專家將如何攻克產業化瓶頸走出實驗室?21世紀經濟報道策劃“儲能21人”欄目,我們將直抵行業前沿,聚焦產業中那些具體的人,記錄來自一線的聲音。

本期,21記者對話遠信儲能聯合創始人及總經理張佳婧。

作爲一家始創於2019年的儲能企業,遠信儲能在2023年年中才完成了A輪融資,而後並無融資動作。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對話遠信儲能聯合創始人及總經理張佳婧,其與記者分享了公司爲何在儲能產業風頭正盛時敬畏資本,而僅憑藉業務積累的利潤擴張,以及遠信儲能在掘金新市場的過程中,如何以“開發+製造”雙輪驅動的策略,從儲能系統集成商運營走向能源綜合服務運營商的願景。

根據遠信儲能的數據,2022年,公司交付了32個項目;2023年出貨量超4GWh,交付項目超60個,銷售額及利潤創歷史新高。在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編寫的《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4版,全球市場儲能系統(直流側)排名中,遠信儲能的出貨量僅次於比亞迪儲能,位列第二。

在創業之前,張佳婧曾任職於杜邦(香港)新能源事業部,負責海外新能源市場及渠道開發。此前其也曾任職於申港證券投行部、甬興證券投行部等崗位。

採訪中,張佳婧並不迴避其敏銳的資本視角,也不掩藏前投行人對儲能賽道的獨特見解。

“公司這幾年並沒有靠融資活着,過早過多地融資或受限於投資人的一些要求,反而會令企業‘動作變形’。”張佳婧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死守經營現金流

“能源行業往往受政策影響比較大。因此,公司在成立之初就決心要做一家長期企業,我們不要受太多政策方面波動性的影響因素,最重要的是要把企業的經營質量做好,這體現在公司的盈利能力、人均績效,以及企業現金流。”張佳婧表示。

2021年到2022年間,儲能行業一度迎來投融資風口,“沾儲即熱”讓不少企業僅憑個別關鍵人物、關鍵項目便“吆喝”到了融資機會,而投後市場的變化也使得投資方與企業間的關係扭曲變形——個別企業爲了完成資金進入,開啓了燒錢模式。企業發展主要依賴融資現金流入,而非經營現金流。

而對遠信儲能而言,“我們是一直死守經營現金流的指標,非經營現金流一定要減少。”張佳婧強調。

具體來說,公司始終堅持的一條底線是“不大規模墊資”。

時間回到2022年,碳酸鋰價格飆升使得電芯廠家要求採購方全款購買。而集成商的下游客戶,即開發商或投資方並非全款採購,這就使得儲能項目開發中的“三角債”問題尤爲突出。

同時,收益模型不明確,導致儲能行業的資金流動緩慢,給各個環節的企業造成巨大的資金壓力,國內以集成環節爲代表儲能企業出現了大量的應收賬款。

事實上,遠信儲能最引以爲豪的一點是,在沒有依賴外部融資的情況下,從2019年成立至今,每年年底的淨現金流均高於當年淨利潤。

這使得公司的財務狀況相對健康。“我們所有的擴張、研發投入以及海外市場開發的投入,大部分的資金都來源於業務積累的利潤。”張佳婧強調。

2022年,遠信儲能投產了江蘇鎮江、雲南大理、雲南楚雄共三個生產基地,交付能力達到每年5GWh。如今,位於鎮江的江蘇遠信已經成爲遠信最大的生產基地,年產能達到11GWh。另外,遠信儲能的研發人員佔比也達到20%左右。

以製造爲落點掘金新市場

出海,是在幾近飽和的中國市場外,各路儲能玩家共同的選擇。

去年,遠信儲能交付了非洲乍得的光儲柴項目,該項目在光伏和柴油機組外配置6.4兆瓦時的儲能,形成離網供電體系,可大幅降低近1/3的電力成本。

“可能大家都去的地方未必是我們最想去的,像2022年大火的戶儲市場,我們完全沒有去參與,因爲不是我們擅長的事情。”張佳婧談到。

遠信儲能在中國市場之外,已成立新加坡遠信,並下設美國遠信及歐洲遠信兩個子公司;同時,公司在非洲的辦事處也已成立,多個項目正在推進中,預計2024年,海外市場將交付近1GWh儲能系統。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亞非拉市場是今年儲能企業出海的又一熱門賽道。而在掘金新市場的過程中,遠信儲能亦有自己的看法。

之所以選擇亞非拉地區,在張佳婧看來,這是一個廣袤的市場,人口占比超過50%,有很大的需求。

不過,其也坦言,“亞非拉市場的開發還不是一個非常市場化的模式,和其他成熟市場完全不同。”張佳婧感慨,整個商業模式要從零開始創造。相較於國內市場的政策導向,亞非拉市場更需要從底層將需求洞察出來,幫助當地的缺電人口建立全鏈條的生態合作伙伴,找到本地化的各個職能角色,包括資產運營方、出資方和長期貸款方。

“亞非拉市場對我們來說不單是怎麼樣能夠把區域管好,而是要把所有的生態建立起來。”張佳婧還表示,遠信儲能在海外以項目開發爲主,重點是不單純依靠低價賣設備,而是以項目源頭的開發來把握住生產,即用自己生產的硬件來驗證自己開發的軟件。

事實上,遠信儲能正在積極推進技術研發,重點實現產品的PCS/EMS/BMS等全鏈條的技術完全知識產權自主創新。重點攻關自研EMS監控系統的開發,自研儲能EMS就地端監控系統和雲平臺,實現大儲、工商業儲能系統的EMS自主創新。

2024年,遠信儲能預計其自主開發的永仁600MWh共享儲能電站項目將在6月30日前併網。到下半年,位於雲南的一座400MWh的儲能項目將建成交付。疊加目前已鎖定的訂單規模,預計2024年,遠信儲能國內市場將交付5GWh左右。海外市場訂單約1GWh,合計2024年目標交付量不低於6GWh,預計年收入不低於2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