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印尼的成功秘訣—本土化之道

企業出海

在NUS雅加達新全球企業家論壇上,Motor Sights創始人申舒萌主持了"本土化之道 - 出海印尼的成功秘訣”的專題討論。

與J&T Express聯合創始人和TOMORO COFFEE創始人袁幸偉,AI Rudder創始人任騰一同分享了企業在印尼市場成功本土化的策略與實踐,爲企業出海印尼開啓全新視角。

一、如何在印尼找對人做對事?

申舒萌:

我想問袁總和任總,我知道兩位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連續創業者,都連續創立了兩家非常成功的企業,TOMORO COFFEE已經連續在印尼開設了400餘家門店了,任總的 AI Rudder已經迅速在印尼的 AI客服領域佔領了一席之地,請兩位分享一下:

在公司發展的不同階段,如何調整商業模式來適應印尼市場的特殊需求,謝謝。

袁幸偉:

商業模式的邏輯,即你要找到你的價值點,你做事得有價值。 具體到一個創業項目最重要的一個事,就是你先找對你的賽道,找對那個事兒。

而從資本的角度來看,商業模式的本質是用最小的錢賺更多的錢。 結合我們企業,包括我從OPPO到極兔到金立小天才。

又到今天 TOMORO COFFEE,我總結幾個點,就是找對人,做對事兒,在一起,有未來。

對每一個企業來講,找對人都是挺困難的一件事兒。在印尼,我覺得可能要比你在中國要花更多的時間去找人。

我在跟很多人聊天的時候,我說生意本質背後的邏輯是團隊,因爲生意天然存在,但不同的團隊做出來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所以,包括投資在內,最核心的是投人,賽道只是輔助性的,很多賽道是天然存在的。

印尼比較熱,大家對東南亞的很多印象是東南亞人懶,離職率比較高,超前消費,自覺性差,所以大家可能來印尼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人才管理問題。但找人這件事兒不要着急,而且一定要多花時間,花最多的時間。

我籌建TOMORO COFFEE高配團隊,基本上八成的時間用來找人面試,我最多的時候一天面了大概15個人,每個人一兩個小時,就是一直在聊天。

找人第一個點是你找到你的核心人,第二個點是你一定要用本地人。 這裡面有一個話題叫文化,文化裡有很多點,本地人溝通的時候,他一個眼神,對方就知道他要幹啥,就懂他的意思了。

相反,你跑到印尼來用中國的一些管理理念,你稍微語氣大一點,他第二天可能就不見了。關於第二個找對方向做對事,你要在印尼找對事,做任何一件事要做深入調研,至少3個月到6個月,這是一個具體操作層面的。

以前我在OPPO的時候,2012年手機出海,我們搞了一個check list,大概有100多項指標。

最後一個,在一起,有未來。我們的體系裡一直提這個點,我們也做了各種解讀,比如你願不願意跟我們在一起,或者是能不能在一起做事。很多人來印尼第一觀感不好,在一些國家的發展過程中,它天然存在一些陋習。

但我覺得如果有一個引路人在這裡,對你來講幫助是非常大的,如果他能給你提供一些便利,你看到的絕對是不一樣的。

二、出海趨勢,機會在哪裡?

任騰:

CEO應該做好的事,就是找人、找錢、找方向。

我也稍微從這個角度,包括商業模式的演進,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十幾年的出海觀察。

我是從2008年開始做一些出海的工作,我們第一個產品是手機上的輸入法,覆蓋200多個國家,有6億用戶這樣的一個體量,這讓我也感受到出海的一個趨勢。

最早出海更多的是一些相對來說比較偏互聯網的行業,從To C工具型出海開始,發展起來了一波公司,包括觸寶、獵豹等,後來又有一些內容型的公司出海,包括像TikTok一些類似的內容性的工具。

再接下來就是一些電商,包括物流快遞,包括我們To B這樣的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 軟件即服務)的公司、AI的公司。

像我們做To B的服務,因爲我們是做AI客服這樣的一個大方向,也是基於To C的行業已經形成了一種規模化,我們去服務B to C溝通和交流的這樣一個規模化問題的時候,纔會體現出我們的價值。

所以,站在這個時間點來說,一些很輕的To C的商業模式可能機會會越來越少,除非跟當下的一些技術熱點AI結合,或者是有非常好的產品力,可能會找到一些點。

但現在創業的話,從趨勢上來看,要去找一些To B的、或者做很偏重線下的一些本地服務,需要有更多的面向本地客戶的能力,去做更多本土化的工作,這樣的一些商業模式在當下這個時間點出海,纔會有更多的機會。

另一方面,出海本質上來說,其實有個隱含的意思,就是我們本來是基於中國的背景或者團隊去做海外的業務。

在這種模式下,我們一定要更多地思考——中國的優勢怎麼樣能夠帶來我們可以做好海外業務的比較優勢。

兩個國家產生一種貿易,從本質上來說,是因爲有一個比較優勢的存在。以往可能是說中國有非常好的製造業、好的技術和IT工程的能力,有相對廉價的勞動力,甚至可能996也會被標榜成一種優勢。

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優勢逐漸會有一些淡化。在這種淡化之下,我們就需要更多地去思考——如果基於中國這樣的背景,會帶來一些優勢,同時也會帶來一些劣勢,我們怎麼樣能夠更大地強化優勢,更多地避免劣勢,這個是我們在設計商業模式時也要去思考的一個點。

在做不同市場的過程中,我們也不能簡單地只把目標面向印尼一個市場。如果我們只做印尼市場,可能就不足以讓我們成爲一個特別大的公司。

所以,在座的各位很多也都是同時在做東南亞的國家,甚至輻射到拉美、非洲等一些國家。在這個時候,我們去競爭的對象很容易超過很多本土的公司。

本土的公司確實在打本地客戶的時候有本地優勢,但它的研發如果只能服務本地的客戶,它的研發規模是有限的。

因爲你的成本和收益的平衡是靠一個國家養一個研發團隊,這個模式不足以使得研發實力、產品力變得足夠的強大。在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考慮整個研發體系是面向全球化的。

我們的商業模式,從更加宏觀一點去看的話,是要從若干個市場作爲我們的利潤中心去平衡我們產研的成本中心,這樣纔可以最大化我們的產品力,以及做好本土化的一些工作。

但再往細裡看的話,每個市場又會非常的不一樣,所謂的global,很多時候都是每個國家要做到極致的local,才叫global。

具體到一個市場裡,我們選擇什麼樣的商業模式,很難從一個global的角度去設計一個大一統的商業模式,這樣設計出來的東西,到任何一個市場可能都會水土不服。

我們真正需要的是長期經營,浸潤在本地,去理解本地市場的客戶,包括他們對價格的敏感度,對軟件的付費意願等。

這些綜合起來,我們纔可以把整個商業模式設計得能夠被本地客戶所接受。

三、本地用人成事的關鍵是什麼?

申舒萌:

我知道任總在出海的過程中,親自搭建了本土化團隊。請分享一下在搭建本土化團隊中遇到過哪些挑戰,又是如何去化解的?

任騰:

招聘或者說人才的搭建,是出海企業繞不過的一個話題。

我很多時候跟團隊,特別是HR部門用過一個類比——任何一個組織,其實就像大草原上的一個生物一樣,它能在草原裡邊長期地生存下來,它一定是一個自圓其說的狀態。

因爲你很難想象說有一個生物,它長着長頸鹿的脖子,長了一個老虎的腿——這樣是一種不自洽的狀態。

所以,我們考慮在每一個市場去搭建一個組織的時候,就要有一種自洽的態度,有一個長期的規劃。

通常我們一定是具有某種經驗:做這個業務大概需要多少人,每個階段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組織,其實這就是一個生物長大的過程。

在一開始的時候,我們需要有幾個人;在這個過程裡,我們作爲所謂的總部也好,或者是從中國派出來去經營一個團隊這樣的狀態,需要有幾個人一起去打配合,需要有什麼樣的互相連接。

大家很多都是經歷疫情過來的企業,在疫情期間,很多時候是work from home,後來逐漸有hybrid(混合)模式,有在辦公室工作的模式。

其實,每一個選擇的背後一定是有某種代價的。也就是你想,我全天都在辦公室裡工作,你代價可能是薪資要給的稍微高一些;如果選hybrid模式,有一些地方就可以妥協。

但是每一個選擇它背後一定是有優有劣的。從綜合的角度來說,我們需要在以整個企業文化作爲指導的情況下,有一些頂層的設計。

比如我們有幾個要求,不管是哪個國家的、海外的、本地員工,都是要去遵循的。有一點是,我們要一週有5天在辦公室。

這倒不是一個形式主義,因爲我們認爲只有一些人天天待在辦公室,我們纔可以碰撞出很多火花。

如果大家都是遠程模式,大家的交流以及彼此熟悉的速度,包括對業務的理解,可能核心是可以把握的,但是新的“化學反應”會少很多。

所以,我們在任何一個國家,在任何一個狀態,除了疫情最嚴重的階段,我們都要求大家5天在辦公室。

這樣的選擇惹惱了很多獵頭:“在這個時間點,你還選5天在辦公室,你是招不到人的”。

因爲我們並不是特別重人工數量的企業,我們需要少而精的團隊去做業務,所以我們放低了一些標準,給一些更多的福利,比如醫療保險等福利,我們會發現這樣一種自洽的薪資福利和制度設計也是可以招到人的。

用剛纔的類比來說,每個國家可能生存的物種不太一樣,在中國一個極端是996公司,一個極端是比較養老的國企、央企這樣的狀態。

其實中國的整個頻譜是非常寬的,但我的感知是,印尼這樣的國家,它的頻譜並不是特別寬。

所以,我們只能在有限範圍裡給出一些要求,在若干個要求裡去審視一個自洽的狀態。我們要有一些要求,必然也要有一些妥協,這是一個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同時,我覺得從人的有效付出和產生價值的角度來看,我們也稍微走過一些彎路。

一是授權是不是足夠充分和到位,這也是所謂的本地化非常重要的一環。

很多時候如果我們壓抑了本地有創造力的人才的聲音,通過中國的某些管理的人,或者通過總部去做一些所謂的一言堂的判斷,或者是一種不管不顧的狀態,很多本地優秀員工是留不下來的。

我們中方要稍微往後退一退,更多地聆聽本地優秀員工對業務的理解,對業務的判斷,聆聽也是非常好的一種尊重的方式,尊重的表達。

不同的國家,大家表達意願也會有很大差異,像美國人可能非常願意表達自己,而且會用一種非常平等的方式跟我們交流,並不會覺得說你是老闆、CEO,有些話就不願意講了,這是美國人的一種很直接的態度。

但是在印尼,我發現大家都是用很尊敬的一種狀態去溝通,這種狀態並不一定是個好事,這代表着我們要把一些信息挖掘出來的難度會變得更大。

我們需要給他更多的激勵,讓他看到:我跟他表達是有意義的,他是能聽進去的。

所以,尊重、聆聽是我們能夠把本地員工用好,把團隊有機建立起來非常關鍵的一些因素。

四、如何激勵與尊重本地員工有效溝通?

申舒萌:

當我們搭建了商業模式,搭建了本土化團隊,擺在我們創業者面前的另外一個話題就是公司的治理問題。因爲袁總有14年的創業經驗了,非常瞭解東南亞文化,所以我們就把這個問題留給袁總:

如何去激勵我們的本地員工?

袁幸偉:

很多人以前有疑問,說東南亞人不愛錢,要休息,要生活,我覺得這個是有誤解的,絕對的誤解。

這個其實跟中國一樣,全球都一樣,就是兩個點:一個是利益,一個是尊重。這兩個點給到了,本地員工都挺好管的。

激勵的本質就是給錢,比較俗,但這是事實。第二點是跨文化怎麼溝通怎麼交流,我覺得這可以從兩個方面看。

一個是廣義上的文化,叫不約而同的一種形式的尊重,比如大家都會潛意識裡去做一件事兒,這是文化的廣的含義。

特別是像印尼,大家都是有信仰的,所以宗教的事情千萬不要挑戰,要學會尊重。

另外一個狹義的文化就是企業文化。

我們都是企業家,每個人都有自己覺得最先最重要的事情,公司裡先要有一個共同的行爲規範,不區分人種。只要是講得通的、說得過的、約定俗成的、大家遵守的,你去要求就行了。

不管是去泰國,去中東,還是去哪裡,在文化統一的地方,這個是可以要求的。

申舒萌:

我回應一下袁總,因爲我是做物流運輸的,所以我下面有很多司機和維修工。我在創業初期的時候一直講公司的價值觀,每次來新人我都講。

我每次講的時候都說“This is our value”,“這是我們的價值觀”。

我的印尼員工說我說錯了,應該是“This is our shared value”,“這是我們整合的價值觀”。

他提醒我——你來到我們印尼,不要講你們的價值觀,你要講我們的價值觀,我們共同的價值觀。

最後我就把這一條作爲我們企業的標語——我們要有一個整合性的價值觀,而不是帶領我們中國的價值觀來這邊去侵略、去佔領。

這個是我在我們的印尼同事身上學到的,讓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個點。

傅強教授:

歸根結底,我們談的都是一個本土化的問題,即如何去深入到當地市場、當地環境中,並找到一個與其匹配的管理方式。

我也非常認同幸偉和任騰的觀點,一個是尊重,我們大家的觀感是一致的;一個是任騰談到的,在不同的環境裡找到一個平衡點,深入環境裡找到一個正確的方式去給予本地的員工。

觀衆提問1:

我先做個自我介紹。我的公司叫做smart salary,跟任總的公司有點類似,是一個做人力資源系統的 SaaS服務平臺,我們也有一些支付的牌照,可以做一些基礎的支付和信貸。

我們也給公司提供一些比較基礎的打卡、算薪、算稅以及績效評估。我想提的問題可能也相對比較普世性。

因爲今天的話題是本土化之道,像我們這種比較有鮮明中資背景的企業,到本地可能第一步就是先做一些中資在當地的企業,積累一些經驗之後,再拓展到非中資的,可能本地的以及其他國家在本地的分支機構的業務。

在這個過程當中,中資企業肯定有自己的優勢跟劣勢,比如我們在拓展業務的時候,像SaaS類的業務,它就會考慮到數據安全,包括政治文化差異,甚至質量的穩定性,這種本地化畢竟需要一個過程。

所以,我們怎麼樣能夠揚長避短,儘可能地做好包裝,去對這種非中資的企業進行市場拓展,這個是我想提的第一個問題,看能不能請任總回答。

第二個問題,想提問一下袁總,您剛纔也提到了您閱人無數,在本地可能也就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人,您能不能分享一些有價值的心得體會,幫助我們在招聘中少踩坑呢?謝謝。

五、非中資企業如何

揚長避短做好市場拓展?

任騰:

我也稍微分享一下我們在印尼做客戶的一個路線,我是19年初決定開啓第二次創業。

我們確實也是一開始做一些中國的出海的企業,因爲我們是做To B的服務,這些B To C的企業,我們肯定是要去找一些To C的中國的客戶,但是我們很快地就會發現中國的出海的這些To C的客戶,比如說金融服務的賽道上面會有一些客戶,但是它的量級其實跟本地總體的量級相比,還是會有一些比較大的差異。

所以,我們從第一天就知道,除了做中國的出海客戶以外,我們必須要去做本地客戶。在這個過程裡邊我們就會發現,我們不能設計一個路徑:

我們先把中國的客戶做完了,再去做海外客戶或者本地客戶。

因爲這個路徑會帶來一個問題,我們做這一類客戶,客戶羣體他的負責人不一樣,所以他對於對接人的畫像要求也不一樣。說白了做中國客戶,我們用中國人就可以。

但做本地客戶的話,有的時候中國人有一類可能是可以的,但還是還有一些本地客戶,中國人是做不進去的,因爲客戶可能英語都說不明白。在我們中國人裡面要找非常優秀的會印尼語的銷售,這個也是非常難。

所以,我們必須要靠本地人去做本地客戶。這個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其實業務的規模跟人的組織能力的一種提升是兩條腿走路的過程。

所以,我們在第一天開始也會刻意地說,我們必須要去培養一些本地人,哪怕說我們一開始商業模式比較新,我們需要有對於我們這個產品非常瞭解的中國人帶着一起做,但是我們在這個過程裡培養起來一些本地人,能夠逐漸去接管更多的一些客戶。

在做的過程裡邊也會發現,中國的客戶跟海外的本地的客戶對產品的要求,對服務的質量,包括它的服務內容可能都會有一些差異,所以只做中國的客戶的時候,就可能會使得整個產品的設計也會走偏,可能有一些點就沒有涉及到。

所以不管是從規模化的角度,從人才培養的角度,還是從產品能夠同時兼容中國的出海客戶和本地客戶這個角度來說,從第一天開始,我覺得都應該兩條腿走路,同時把這兩件事做好。

六、在招聘本地人時,如何避坑?

袁幸偉:

之所以有坑,是因爲認知差異。結合我的經歷,我現在告訴你是坑,你也得跳。所以你自己得去感受。

在前期你還是要把你的很多標準設置起來,就是你來了印尼以後你想要什麼樣的人,你把標準卡死。但是你也要累積,你的漏斗越來越上層越來越大的時候,你後面就越容易露出來真的(問題),所以還是需要時間,大概是這個樣子。

總之,你前期可以設立一些規則,把握嚴一點,寧缺毋濫的態度會更好,找到錯的人,受傷是很大的。

七、進入印尼市場的首要出發點是什麼?

觀衆提問2:

您好,我想問一下袁總,因爲我的經歷跟你有點像。我是08年來印尼,當時在華爲是大廠,所以那時候試錯也沒關係,一個項目虧多少錢,有後面盯着。

後來我們16年的時候,我又跟我們三個同學,拼命三郎三個人,就過來想做一個創業項目,但最後就鎩羽而歸,我們當時想做印尼的貨拉拉,結果發現太難了,我們什麼都沒有,什麼資源都沒有。

現在我也是有一部分涉及到餐飲行業,做一個韓式的快餐,我們在中國已經有幾個店,在新加坡也有。

我們也認識到印尼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剛纔也講了消費品可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所以我們現在內部就在爭論該不該進,什麼時候該進。

作爲一個非常成功的過來人,您覺得有一個什麼樣的比較好的條件或者是出發點,是一個企業應該進到印尼市場的。

袁幸偉:

這個取決於創始人對自己未來定位是什麼,你有沒有這個野心,你只是想滿足於現在,還是對於未來有什麼規劃。

現金流很重要,手裡邊得有錢才能決定幹多大事兒,不是說自己夢想有多大,然後再決定幹。

八、影響企業快速發展的關鍵是什麼?

觀衆提問3:

我姓馮,我們在中國做支付,也在印尼做支付,主要是本地的收單。有一個問題想要問我們Star總(袁幸偉),TOMORO COFFEE在一年的時間成長到幾百家的咖啡品牌,應該是現在印尼成長最快的一個咖啡品牌。

我想問的是,到底做對了一件什麼樣最關鍵的事情,能夠讓你在一年時間之內發展到現在這樣的規模?

袁幸偉:

什麼最重要,就是團隊最重要。然後是你在做的過程中,怎麼樣去調整你的商業模式去符合現在你的階段。

前面已經有別人給你樹立一個標杆,你可以參考別人,參考競爭對手在幹啥。你前期不夠強大的時候,就沒必要把自己搞得很高大上。

等你慢慢地發育到一定階段以後,這事兒可以慢慢發生。找人這件事情很重要,你要不斷地去填充你的短板,因爲人是生意的本質,生意就是靠人去堆一個東西。

再就是說你把這個事做對的時候,你怎麼樣去做正確的決策,做正確決策的起點在哪裡?

起點在於你有足夠的信息去支撐你做的決定是對的,這個事兒不容易,這事兒就是你信息量一定要夠。

總之,小步快跑,多迭代。就算是犯錯,你用最快的速度證明它是錯的,這樣也是好的。

*文章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分享、點贊、在看,3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