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華爲三年後,榮耀深陷兩難之中

作者:一一

想上市的風還是吹到了榮耀。

11月22日晚,榮耀董事會公告明確榮耀將通過IPO上市:“爲實現公司下一階段的戰略發展,公司將不斷優化股權結構,吸引多元化資本進入,通過首發上市推動公司登陸資本市場。”

在此番”闢謠“之前,借殼上市的傳聞已經在擾動資本市場,一度讓多家公司股價大漲。而公告次日,就是新榮耀三週年暨榮耀100系列新品發佈會。

自榮耀從華爲拆分出來開始,就受到資本市場和手機市場的雙重關注。理解流量,需要流量,成爲流量,上市越一波三折就越板上釘釘,所有的疑問和爭議最後只剩下:榮耀究竟能走到怎樣的高度?

如果只看榮耀的資本之路,可以說離開華爲懷抱後的榮耀股東陣容十分強大。

2020年11月,榮耀從華爲拆分。榮耀的收購方爲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該公司由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深圳國資控股)與30餘家榮耀代理商、經銷商共同投資設立,國資持股超過9成。

2022年11月16日,榮耀通過定向增發的方式,從京東方、中金資本、國信資本、鯤鵬資本等獲得了數十億元戰略投資。其中,新增股東京東方背後,是北京市國資委。至此,榮耀的股東增至15家,但深圳市國資委依然是榮耀的控股股東。

按理說,股東陣容越豪華,越證明榮耀的野心絕不會停留在借殼。但連續三年,榮耀在“借殼上市”問題上都會遭遇狼來了的故事,造謠闢謠樂此不疲。

一直以來都有未經證實的消息傳出:榮耀與相關收購主體存在對賭協議,榮耀需要在獨立三年後實現公司上市。儘管榮耀對消息並無正面迴應,但不影響資本市場熱情高漲,榮耀將“借殼上市”的傳聞一度讓多家企業股價大幅上漲,甚至誕生了一批“榮耀概念股”。

2021年8月波導股份被傳與榮耀“借殼上市”相關,3日內股價漲幅超過20%。

2022年11月,深圳國資旗下老牌房企深振業A六個交易日內出現五次漲停、深紡織A10 日股價漲幅超過 40%。

2023年11月,榮耀換帥及借殼上市的消息再次滿天飛,深圳國企改革概念滿屏大漲,深城交20cm漲停,深振業A、天威視訊、怡亞通、英飛拓等多股漲超10%。

三年前華爲選擇將榮耀獨立,交易價值約爲400億美元。喝完湯,時機成熟了,主菜就要端上來了。

早在去年4月,榮耀CEO趙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示:“股東和資本多元化是企業的應有之義,可以有更多資源幫助企業發展”,這說明上市本身就在榮耀規劃之中,更有可能是資方的訴求。

據集微網對手機業內人士的採訪,接盤榮耀,是榮耀相關產業鏈發起的一場自救和市場化投資,這些廠商在困難的時刻選擇接手榮耀,通過上市實現財務回報理所當然。

三年之後的當下,榮耀確實在國產手機中有一席之地。

根據IDC最新報告,2023年第三季度,榮耀以19.3%的市場份額再次回到本季度國內手機市場第一的位置。

但當我們從利潤、產品研發等上市公司更核心的角度去審視,會看到榮耀的挑戰還在前方。

首當其衝的就是庫存和利潤率的問題。

據《南方日報》援引業內人士分析,按照“出貨量”這個口徑統計,榮耀手機很多僅僅是從供應鏈轉移到了經銷商體系,並未轉化爲實際的銷量。而銷量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運營商的採購。中國移動2022年公告,向榮耀採購200萬部榮耀Magic4系列手機產品,對應市價至少要80億元。

也有數碼博主發現,Quest Mobile和艾瑞諮詢發佈的智能終端各個品牌活躍設備數量,2022年6月榮耀僅佔比2.7%,較大幅度地落後於排名靠前的華爲、蘋果、OPPO、vivo和小米,後五者各自瓜分了10%-25%的份額。

榮耀CEO趙明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當下手機成本壓得太低”,但榮耀本身降價的時候一點也不含糊。今年3月,榮耀發佈了新旗艦機Magic5系列。到前不久的雙11,榮耀Magic5Pro價格的降幅已經超過千元。

是否依靠降價去庫存,一直是圍繞着榮耀的一個大爭議。

第二則是海外市場和高端化的挑戰。

IDC的報告中也指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總出貨量約6705萬臺,同比下降6.3%。這意味着,在國內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之下,海外市場越發重要。

目前榮耀在海外市場增速超過200%,並在兩年內實現了盈利性增長。但榮耀的口號一直都是超越蘋果和三星,這就對榮耀的技術含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令人遺憾的是,榮耀目前擠佔高端市場的策略,沒能不落窠臼,沒能從附庸者變爲開拓者。

榮耀CEO趙明在MWC 2023的採訪時立下了一個flag,榮耀要“超越華爲,成爲新的標杆”。

但榮耀的發展終究還是更像華爲的翻版。

拆分之前,華爲主要衝擊三星、蘋果所在的高端手機市場,榮耀則走互聯網線上渠道,覆蓋中低端手機市場。一家人,打好配合盤活銷量。

2020年,因芯片而被迫獨立出來的榮耀,帶走了華爲的人才、技術和線下渠道的資源。最初的8000多人團隊,全部來自華爲,其中研發人員佔比超過一半。

這就好比大佬開了個小號跑新手村任務,小號繼承了裝備還繼續氪金,如果這還不能賽出成績賽出風格,就不禮貌了。

技術團隊的底子都是華爲的,也從一開始就決定了榮耀看到的世界,本身就是站在華爲“巨人”的肩膀上。子品牌的標籤,彷彿宿命一般擺脫不掉。

據說,榮耀內部流傳着兩句話,“永遠不要忘記,你曾經是華爲人”和“要時刻記住,你已經不是華爲人了”。

當下的榮耀處於一種矛盾中,資本市場需要它講和華爲有差異化的故事,但買單的消費者則始終認爲榮耀是“華爲的榮耀”,買榮耀仍等同於爲華爲的品質買單。

海外佈局要燒錢,研發也要燒錢,此時榮耀上市就成爲持續獲得輸血的好途徑。

既然要上市,榮耀就避免不了與珠玉在前的小米對標。小米2022年全球市場的出貨量約爲1.5億臺,榮耀約5000萬臺,量級的差距將很有可能影響IPO的價格。

更何況在中國上市,卻要把業績壓力指向歐洲,可以說榮耀還沒找到一條真正有差異的出路。

前有狼後有虎,榮耀還有多大的上升空間,未來的銷量和股價或許能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