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崗16年還留着編制”的處理結果有什麼不能公開說的?
日前,吉林一國企發佈公告“勸離崗員工回來上班”,引發輿論關注。事發一個月後,南都記者回訪瞭解事件進展,吉林省國資委有關部門工作人員表示,“此事已處理完了,關於是否存在‘吃空餉’情況等相關問題均已向省委省政府彙報。”
該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其中一名員工離崗時間長達16年,一度讓輿論驚掉下巴。不誇張地說,此事達到全網關注級別,從常理來說,已經進入需要跟進、說明、釋疑的輿情應對模式。但從最新的進展看,相關方面似乎並沒有將信息公佈於衆的意願。記者追問涉事員工是返崗還是被辭退,該工作人員不作正面迴應,僅強調“問題已經全部得以解決”。
涉事企業是一家國企,相關事務有接受社會監督的義務。企業多名員工疑似“吃空餉”,這涉及國企管理漏洞,也關係到公共利益的損失。企業如何處理並改進,當然有向輿論交代的必要。
另外這還是一家上市企業,也涉及信息披露義務。一個引發近乎全網輿情的事件,從一家上市公司的企業倫理來說,進行相關說明顯然有必要。這種事件對於投資者來說有相當的參考意義,不失爲對企業管理機制進行判斷的某種依據。
即便如此,相關方面依然對此諱莫如深。涉事企業本就因爲員工長期“吃空餉”而備受質疑,現在連結果也不願公佈,似乎讓人感到一種怪異的“不離不棄”——到了這個時候,依然在“保護”這幾名員工。
這從常識來說,恐怕不利於企業彌補漏洞、痛定思痛。將情形公佈於衆,當然要面臨強烈的公衆審視,但這同樣是倒逼改進的動力。少了這個環節,多少也讓人覺得整治行動缺少了關鍵一環,在“力度”和“深度”上有所缺失,能否真的做到“下不爲例”終究會讓人打一個問號。
近期因“喊話在編人員返崗”引發關注的還有一例,南都此前報道,江西上饒市餘干縣有關部門11月13日發佈公告,要求該縣瑞洪鎮中心衛生院的曹某予和張某權5日之內返回單位上班或辦理辭職手續,否則作開除處理。11月19日,餘干縣衛健委工作人員向南都記者表示,兩人一人已經返崗,另一人自行辭職。事情有始有終有交代,公衆也比較容易接受。
類似的事也暴露出另一個問題,即很多有公共性質的單位和企業,仍然不習慣在公共輿論中的存在,缺乏相應輿情應對意識和機制,在面對爭議事項上缺乏足夠的公開和坦誠。
比如今年7月,某國企地方分公司公佈2024年春招擬錄用結果,其中一崗擬錄用兩名普通高校本科生,遞補名單卻出現了哥倫比亞大學等一衆知名院校碩士研究生,被網友質疑是“蘿蔔招聘”。但事後該國企投資者熱線工作人員表示“未關注到相關輿情”。
很多企事業單位在輿情面前,不願或者說不會和公衆有效溝通。但疑雲累積的結果,或許會形成一個“敏感多疑”的輿論生態,會導致越來越多的單位在一些事項上受到公衆審視、經歷輿論風暴。
無論如何,這是一種雙輸——公衆沒有得到有效的解答,企事業單位則會面臨更大的輿論風險。所以,面對輿論保持坦誠,也是一種自我釋壓和自我保護,希望那些新聞中的當事方可以明白這個道理。 □ 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