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下個「瘦瘦針」?AKK菌在臺無法上市 醫:食藥署法規落後

雷文虎克今和醫療保健品代工廠生展簽約合作,開發「次世代腸道益生菌」AKK菌產品。記者鄒尚謙/攝影

腸道菌叢對人體的影響甚鉅,益生菌能夠促進腸胃蠕動,俗稱「瘦瘦菌」的AKK菌在美國已經上市。醫師表示,AKK菌可以刺激腸道分泌腸泌素(GLP-1)這個成分也在「瘦瘦針」當中被使用,不過對臺灣來說,AKK菌是沒有食用歷史的菌種,仍要等食藥署建立相關指引,纔有望在臺上市。

雷文虎克今和醫療保健廠商生展簽約合作,開發「次世代腸道益生菌」AKK菌產品,進軍國際減重市場,由於臺灣法規尚無法審查AKK菌這樣的益生菌產品,因此預計優先向國外市場推廣。

雷文虎克執行長、臺大化學系教授徐丞志表示,臺灣大學長期研究腸道益生菌代謝物,發現腸道菌保健的兩個關鍵因素,一是腸道菌能否順利在腸道「住下來」,二是腸道菌是否產生活性代謝物讓腸道「動起來」。而國外研究也顯示,腸道共生菌對調控免疫、代謝、癌症、老化和腸腦軸等相關疾病都會產生影響。

徐丞志指出,臺大研究團隊透過高解析質譜儀分析,找到關鍵菌種在腸道內產生的活性分子,再以膳食補充荔枝多酚和特殊胺基酸產生有益代謝物,在動物研究中,體重和內臟脂肪都有顯著下降,代謝性疾病指標也獲得明顯改善。研究成果已在國際知名腸道菌期刊《Gut Microbes》上發表,

臺灣大學消化道科兼任主治醫師吳偉愷指出,AKK菌根據目前研究瞭解,它能夠影響人體的代謝,尤其他會刺激腸道細胞產生GLP-1,也是瘦瘦針所使用的成分,因此可以幫助人體血糖控制,改善體重增長。

不過,目前AKK菌僅在歐美地區上市。吳偉愷表示,根據美國上市兩年多的經驗,目前並未有強烈副作用的個案出現,安全性目前看起來並沒有問題,而臺灣食藥署針對「益生菌」的審查相對保守,需要更多國外的研究數據說服主管機關,同時也積極取得臺灣本土的試驗數據,包含動物實驗以及臨牀試驗。

徐丞志也說,臺灣過去僅針對「糞便微菌移植」開設特管辦法,治療困難梭狀桿菌感染;而微菌叢的應用相當多元,且相對精準,目前食藥署僅能透過「非傳統性食品原料申請作業指引」來申請登記,對AKK菌,甚至其他新的菌叢來說,法規已顯得不合時宜,無法跟上生醫科技進步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