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NOA成車企“內卷”主旋律,市場規模2027年有望破千億
隨着車企紛紛“卷”向城市NOA(領航輔助駕駛),該市場也有望邁入快速增長的新階段。
7月18日,在第三屆汽車創造者大會(AutoCC2024)上,泰伯網發佈《智能汽車與城市NOA市場研究報告(2024)》。報告顯示,到2025年,市場上搭載NOA的車型預計將超過400萬輛,當年的市場規模將超500億元。隨着前期市場對用戶教育和習慣培養、企業技術能力的不斷打磨,城市NOA在2026年預計將迎來量產增速提高的拐點,到2027年市場規模有望破千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37%。
去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達到了35.7%。中汽協數據統計,今年6月上述數值首次突破了50%,來到50.72%。在汽車電氣化改革逐步趨於成熟的背景下,智能化便成爲了新的市場主旋律。
從去年下半年以來,不管是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車企都心照不宣地“卷”向了城市NOA,今年,連被業內公認智駕能力較弱的比亞迪也要率先在騰勢和仰望上搭載城市NOA。今年以來,城市NOA逐漸從“開城”數量競爭演變爲“全國都能開”的軍備競賽。到目前爲止,宣佈在今年底前實現全國覆蓋的城市NOA的汽車品牌包括問界、小鵬、比亞迪、小米、智己、理想等。
從市場端而言,消費習慣的改變也在推動城市NOA的快速發展。根據《2024麥肯錫中國汽車消費者洞察》,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時,選擇中國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而非外資傳統高端品牌的首要原因是,前者擁有更先進的自動駕駛功能。而這個因素在2023年的報告中僅位列第二,位列第一的原因是前者配置和性價比高。
除此之外,泰伯網創始人、董事長劉玉璋公開表示,今年和去年相比,自動駕駛市場競爭格局也變得更加明確。從技術創新和執行能力來看,特斯拉和華爲屬於第一梯隊;第二梯隊則是包括“蔚小理”等新勢力企業,最近大火的百度Apollo,另外還有一些頭部供應商企業如卓馭、Momenta、Mobileye、英偉達等;第三梯隊仍然非常擁擠,包括傳統自主品牌如吉利、比亞迪、長城等,還有解決方案供應商如小馬智行、文遠知行、元戎啓行等。
2025、2026年將是整個市場洗牌的關鍵時期,劉玉璋補充道,而細節處理的能力和數據閉環的能力將成爲企業能否立足市場的重要標準,畢竟10萬車主和100萬、1000萬車主形成的數據閉環完全不一樣。除此之外,隨着車輛產生的數據量的不斷增多、AI技術的引入等,算力在未來智能駕駛方面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而目前國內廠商的算力和特斯拉相比差距較大,可能是5倍、10倍的差距。
泰伯研究院推算,2023年中國自動駕駛數據閉環市場規模約爲1554億元,2030年將突破5000億元,2023年至2030年的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