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喊大哥,林青霞倒追,他如何從一個演員變成了幫派大佬
1979年的一天,成龍和朋友正在街邊吃飯,突然一羣持刀持棒的人氣勢洶洶圍了上來。
其它朋友紛紛逃竄,唯有洪金寶一人留下與成龍一起面對。
眼看着一場血戰在所難免。
成龍一個電話打給王羽,直言道:“王羽大哥,我被人圍堵,救救我吧!”
接到電話的王羽,二話沒說就趕了過來,並且很快就幫成龍擺平了此事。
自此後,成龍十分感謝王羽,直言道:“洪金寶和王羽是我一輩子的大哥,我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他們兩個人。”
王羽是誰?憑什麼有這麼大的影響力,今天筆者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位比李小龍出名更早的功夫巨星。
01
1944年3月28日,王羽出生於上海弄堂裡一個富裕家庭,父親經營着一家麪粉廠,生意很好。
因此他從小就過着錦衣玉食,不知窮苦爲何物的生活。
王羽生性好動,從小對“打架”情有獨鍾,是街坊四鄰眼中的孩子王,也沒少讓他父母頭疼。
爲了消磨精力,父母將他送到上海體育學院學習武術,在校期間,他學習了空手道、擒拿、傳武等多種格鬥術,功夫了得。
同時他還加入了學校的游泳隊,成爲了一名游泳運動員,並一舉拿下了兩次游泳比賽冠軍。
可惜好久不長,1961年,因打架生事,王羽被上海體育學院開除。
此時,恰巧趕上父親要到香港發展生意,於是17歲的王羽便跟着家人赴港。
到香港後,父親通過關係,把王羽送進了珠海學院學習土木工程。
可王羽對學業並不感興趣,而是喜歡廣交朋友和舞槍弄棒。
一日,一個朋友對他說:“你功夫這麼好,爲什麼不去當武打明星?”王羽把這話聽了進去。
恰逢60年代的香港武俠文化興起,作家金庸、古龍、梁羽生、黃易等人寫的武俠小說一度受人追捧,民衆對於武俠電影的需求極其迫切。
1964年,一直想復興尚武精神,希望重振男性英雄主義的邵氏導演張徹時年40歲,他準備大幹一場,於是爲即將開拍的《虎俠殲仇》電影公開徵選男主角。
而此時的王羽剛好畢業,正無所事事,於是抱着試一試的態度就去了片場。
他現場打了一套拳、耍了一套刀,動作乾淨利落、自信滿滿,同時又長的劍眉星目,陽剛帥氣,像極了大俠的樣子,讓張徹眼前一亮。
王羽最終從1600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功與邵氏簽約。
張徹十分鐘愛王羽,不但讓他參演了男主角,還收他爲關門弟子,成爲了張家班的大師兄。
第一次就出演男主角,爲了演好“雷虎”這個角色,王羽在武師的指導下閉門3個月,悉心苦練武藝,最終不負衆望,使得電影大獲好評。
02
1967年,張徹爲王羽量身打造一部《獨臂刀》,演繹的是主角方剛在斷臂之後,涅槃重生的故事。
王羽將電影中的“獨臂大俠”塑造得十分成功,不僅眉眼如刀、重情重義,刀法更是使得出神入化,虎虎生風,看得人直呼過癮。
這部電影上映後,在香港電影行業引發了巨大轟動,不僅成爲了華語史上第一部票房過百萬的電影,還開啓了整個電影圈以男明星爲主的電影時代。
王羽更是憑藉這部電影紅遍大江南北,張徹也從此成爲百萬導演,邵氏也因此在香港武俠電影市場中攻下一席之地。
可以說,王羽的《獨臂刀》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獨臂刀》之後,張徹乘勝追擊,又讓王羽主演了《金燕子》、《獨臂刀王》以及王羽自己執導的《龍虎鬥》,這四部電影也連續四年成爲香港電影的票房冠軍。
自此後,王羽不僅成爲了邵氏最年輕的導演,也一躍成爲了香港票房最好的武打巨星。
而此時的李小龍,正在好萊塢闖蕩,由於國外對華人演員的排斥,他發展得並不如意。
此時的成龍,則還是個13歲的少年,作爲“七小福”組合成員之一,正跟着組員四處走穴演出。
除了事業上的功成名就外,王羽在情史上也春風得意,最出名的莫過於與女神林青霞的一段情緣。
林青霞對王羽一見鍾情,儘管那時的王羽剛與前妻離婚,還帶着3個孩子。
但林青霞仍是十分仰慕王羽,她先是找朋友多方打聽王羽的電話號碼,而後,又多次打電話給王羽,讓他教自己開車。
王羽剛開始還拒絕,怎奈架不住大美女的軟磨硬泡,王羽和林青霞開始交往。
在此期間,兩人一度十分甜蜜,常常一起散步、看電影、看海、數星星,每天都上演着偶像劇的橋段。
然而和王羽交往期間,林青霞承擔着巨大的壓力。
那會兒王羽雖然名氣大,但常常因爲打架、醉酒上社會新聞。
這些自然對林青霞的“清純玉女”形象造成了影響。
交往半年後,爲了不影響林青霞的星途,王羽主動提出分手。
自此後,兩人再未產生交集。
03
1970年,王羽的演藝事業出現了轉折點。
由於邵氏影業是家族企業,實際掌權的只能是自己人,這樣的制度,導致一大批老臣出走,這其中就包括鄒文懷。
鄒文懷是全能型人才,一心一意爲邵氏拼殺了12年,卻在職位上屢次被打壓和排擠,於是決定出走邵氏,自立門戶。
他拉王羽入夥,而王羽也感恩於鄒文懷平時的照顧,又加上對邵氏的低片酬早就不滿,兩人一拍即合。
可麻煩的是,王羽和邵氏籤的合同還有2年到期。
一般人可能是對簿公堂,解除合約。可叛逆不羈的王羽怎會按常理出牌。
他選擇在一個月黑風高夜,悄悄潛入邵氏的辦公室盜竊合同。
並在盜取時,一邊翻看一邊大罵邵氏吝嗇,直言:“兄弟們不只值這個價。”
於是,講義氣的他順手盜走了100多份藝人合同,並一把大火將它們燒成了灰。
這件事被邵氏高層知道後,一個個目瞪口呆。
因擔心演員們藉機離開又不敢聲張,只能吃下啞巴虧,並以“加工資”的名義和一衆演員們重新簽約。
但這次,王羽算是徹底得罪了邵氏。
作爲龍頭影視公司,邵氏自然也不是吃素的,便對王羽進行了封殺,禁止他在香港拍電影。
1971年,鄒文懷帶着好友何冠昌和樑風,成立了嘉禾公司,並與王羽簽約,策劃王羽轉戰臺灣市場。
嘉禾延續了王羽最經典的“獨臂英雄”形象,並與日本電影公司合作拍攝了《獨臂刀大戰盲俠》,上映後一如既往的大獲好評,王羽就此打入了日本市場。
隨後王羽又自導自演和擔任出品人,推出了幾部影片《黑白道》、《追命槍》、《獨臂拳王》等作品都大賣。
也正是這一年,李小龍重返香港,加盟嘉禾。
《唐山大兄》橫空出世,上映不到三週,票房就達到320萬港元,創下香港票房紀錄。
第二年,李小龍主演的電影《精武門》《猛龍過江》相繼上映,連續打破當年的票房記錄。
自此後,李小龍一躍成爲與王羽並列的武打明星。
而此時的成龍,正在片場忙着跑龍套,他即將迎來屬於自己的武俠時代。
而王羽,正是他的貴人。
1973年,李小龍在性感女星丁佩家中暴斃而亡,一代功夫巨星就此隕落。
捧紅李小龍的導演羅維悲痛過後,開始尋找下一個可以替代李小龍的武打明星,他將眼光投向了武師陳元龍。
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再次捧紅下一個李小龍,於是他勸陳元龍改名爲成龍,並認他爲乾兒子。
羅維讓成龍模仿李小龍的打法,併爲他拍攝了《新精武門》,可效果並不理想。
成龍也漸漸發現,自己並不適合李小龍剛硬的風格,並將此想法告訴了羅維,卻被幹爹劈頭蓋臉罵了一頓。
自此後,成龍就想脫離羅維,尋找自己的風格,卻苦於無門。
但幸運的是,成龍遇上了王羽,一個願意提攜後輩,並且樂於替人打抱不平的人。
王羽一直看好成龍,在拍攝《風雨雙流星》時,他推薦成龍出演反派男二號,兩人時常在片場遇到。
一天,成龍將自己的困境告訴了王羽,並跪地求王羽幫忙。一向俠義心腸的王羽自然應下。
第二天,王羽就找到了羅維談判,並在他的周旋下,羅維同意成龍離開。
可事後,羅維終究是咽不下這口氣,於是出現了開頭請新義安打手教訓成龍那一幕。
成龍只得再次向王羽求助,王羽幫人幫到底,徹底幫成龍擺平這次風波。
此後,成龍才得以機會出演衆多的經典電影,成爲我們所熟悉的國際功夫巨星。
可以說,成龍有今天的地位和榮譽,王羽功不可沒。
04
可王羽爲什麼能幫成龍擺脫困境,就不得不說到他的另一個身份,即竹聯幫骨幹人員。
1976年,王羽和朋友在杏花閣酒家吃飯,因爭一個陪酒女,和四海幫成員大打出手,並造成一人中槍,兩人受傷的流血事件,這就是轟動一時的“杏花閣血案”。
事發之後,王羽逃回香港避難。
竹聯幫大佬陳啓禮出面幫他擺平了此事,出於感謝,王羽加入了竹聯幫,並很快就憑藉名氣和一身功夫成爲了社團骨幹。
又加上他義氣直率,又俠義心腸,幾年下來,道上朋友衆多。
比如香港14k大佬陳惠敏是他的結拜兄弟,美國華青幫大佬與他交好,同時他與陳啓禮的私交甚好。
所以,憑着他深厚的江湖背景,羅維自然要給面子。
畢竟得罪了王羽,以後就別想在電影圈混。
只是一入江湖便身不由己,作爲江湖中的大佬,腥風血雨的事自然少不了。
1981年王羽在天廚餐廳宴請朋友,四海幫幾名人員氣勢洶洶趕到,並將王羽砍成重傷。
王羽隨即被送往醫院,又是輸血、又是搶救才保住性命。
之後,王羽將四海幫等人告上法庭,而四海幫不想把事情鬧得太大,便有意求和,於是派了中間人去調解矛盾。
沒想到的是中間人是個憨貨,根本就沒把王羽放在眼裡,此人言語惡劣,態度囂張。
惹得王羽的手下怒火萬丈,直接在法庭大廈將他砍成重傷。
這兩次流血事件,分別被稱爲“天廚餐廳血案”和“法庭大廈血案”。
這兩次事件影響惡劣,王羽雖然全身而退,但名譽嚴重受損,演藝生涯和江湖之路就此中斷。
此後,王羽轉而地產和實業投資,猛人終究是猛人,短短几年,就憑藉自己的經商天賦,賺得盆滿鉢滿,身價上億。
2011年,在陳可辛的力邀之下,67歲的王羽復出影壇拍攝《武俠》,在片中他飾演的教主不怒自威,霸氣外露,讓人不寒而慄。
後來王羽又出演了《血滴子》和《失魂》;並靠《失魂》中王伯伯這個角色,提名了金馬獎最佳男主,還拿下了臺北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
2019年7月26日,一生共拍了60多部武打片的“功夫巨星”王羽榮獲第5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終身成就獎,算是給他的電影生涯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回顧王羽的一生,他年少成名,開啓香港武俠時代;中年成爲幫派大佬,經歷三次血案全身而退;轉而經商,成爲億萬富翁;晚年復出,榮獲終身成就獎。
他的人生不可謂不傳奇。
只是英雄垂暮,如今的王羽已是80歲的耄耋老人,也曾二度中風,身體每況愈下,早沒有了當年的風采。
但他曾在屏幕上呈現的刀光劍影和俠義江湖,在我們心中終不會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