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嶺 臺灣男大生集體回憶

1999年,末代成功嶺大專集訓舉行歷史性的開訓典禮。(本報系資料照片)

1997年,成功嶺大專女生在戰鬥教練課程中,聞教官口令隨即以迅速的步伐提槍快跑前進。(本報系資料照片)

臺灣從民國48年起實施「大專集訓」,大專男生須赴臺中成功嶺受14周軍事訓練,後來改爲8周,大一入學前實施,民國61年起縮短爲6周。大專集訓在民國89年1月畫下句點,成功嶺成爲4、5、6年級男生獨有的回憶。

成功嶺至今仍是遠東最大陸軍軍事基地,面積252公頃,約等同10個臺北市大安公園。日據時代是賽馬場和高爾夫球場,光復後改爲軍事訓練基地,平常是陸軍新兵訓練中心,寒暑假時改爲大專集訓中心,編制爲兩個學訓師,可容納2萬名新兵。

民國89年以前,剛考上大學的男生,除非免役,否則必赴成功嶺集訓完才能向大學報到註冊。不同於大陸的軍訓,臺灣只有男生要上成功嶺,第一件事就是剃平頭,以致於受訓結束時,每個大一男生都是小平頭。

大專集訓比照陸軍新兵訓練,開訓、結訓、震撼教育、行軍爲集訓四大艱難。開、結訓典禮要練嚴格的持槍立正姿勢,一站兩個小時以上,但沒有行進間閱兵式。

震撼教育是持槍在低絆網爬行前進時,空中有機槍掃射(設定高度2.5公尺以上),地面有預埋炸藥包(離學生很遠),空中還有曳光彈,炮聲隆隆。行軍則是揹槍長距離行軍,通常是走到東海大學再走回營舍。

由於大一新生的年齡只有17、18歲間,許多人是生平第一次離家過團體生活,逢探親日,父母紛紛前來探望,於是成功嶺周邊大塞車,車潮能回堵到高速公路烏日交流道。當年每逢探親日,電視新聞都會報導,那一天也是臺中烏日、大肚人的夢魘。

民國89年1月,送走最後一梯寒訓大專兵後,成功嶺大專集訓成爲歷史名詞,累計歷年受過大專集訓者達133萬餘人。

成功嶺在臺灣人心目中是特殊的存在,歷年在這裡拍過的電影、電視劇將近10部,也有直接以成功嶺爲名的電影。現在國防部支援拍攝的軍教片,幾乎都在成功嶺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