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消失的老西門車站

打西門車站路過。

——今天的編輯 彭主任

坐62路公交,即將路過花牌坊街和一環路相交的十字路口,機器語音播報:前方到站,西門車站。眼睛本來盯着手機屏幕,從這一刻開始,頭轉向窗外,眼睛四處掃視,熟悉的大樓建築等,總讓人有話要說。

當然不會發現作爲汽車站的西門車站,從2002年完全關閉算起,西門車站已消失了22年,車站原有的班車遷往方向更西的、三環邊上的茶店子客運站。消失歸消失,並不妨礙老成都依然視西門車站爲重要的參考座標。

站在車站附近一環路的十字路口,前後左右,全是西門的經典區域。時間倒回二三十年前,從郫縣(今郫都區)犀浦、金牛的土橋沿着成灌公路往城裡方向走,經金牛賓館、茶店子、五里墩、營門口兒,過西門車站纔算進城。

直走過一環,順着花牌坊、八寶街、西大街繼續深入城市中心,抵攏倒右拐,很快能到天府廣場。一環兩側,一側可到沙灣、火車北站;另一側,是充滿市井煙火味的撫琴小區、青羊小區等。

西門車站不能算城西的中心,但很長一段時間,四通八達的它又勝似中心。只要西門車站的名字響起,足以讓人想起老西門的車水馬龍。

老輩子都清楚,98年前的1926年,西門長途汽車站就誕生了,這是成都最早的汽車站。1942年12月15日,成都市第一條公共汽車線路開通,也和西門車站息息相關。

在鄉農市街打開老西門車站

現在以公交站名字出現的西門車站,在嵐庭家居旁。嵐庭家居的背後,有半條鄉農市街。街的另一半在一環路的另一邊、迅馳大廈背後,需從十字路口繞行。

街道隱沒在高樓中,如果不是文化地標的介紹牌,已經很難想象這裡曾是老西門車站的大本營。街名裡的鄉、農、市等字,透露出車站曾經所處位置的特殊性。它在成都城牆的外部,介於城鄉結合部之間,周圍滿是農田。

“四鄉農民來集市”,鄉農市街逐步的熱鬧繁華,多少和西門車站的出現有些關係。西門車站的出現,又不得不提到四川省第一條公路——始於老西門、直達灌縣(今都江堰)的成灌公路。

1925年,歷經十二年艱苦曲折的修建,成灌公路正式貫通。有明顯的客運需求,1926年,成灌長途運輸公司順勢在老西門修建起西門車站。那二年辰,不管是張大千還是誰,只要坐車去灌縣,沒有不從西門車站出發的。

開行早期,由舊車改裝而來的班車條件極爲艱苦,時速僅25公里,車廂內的座位是長的條凳。還好,上面墊有稻草,成都人硬是將硬座爆改爲軟座。

新中國成立前的西門車站到底長什麼樣子,留下的歷史影像不多。更多成都人相對熟悉,還是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西門車站和鄉農市街。

狹窄的街道上,大量是磚木結構、鋪滿瓦片的老房子,擠滿豆花飯等各類旅館和餐飲小店。那時,除旅客常到西門車站乘車,車站派出所對面,時常也停滿拉糞水的架架車、馬車、牛車等,鄉民將西門車站周圍作爲吃飯修整的中轉站。

一張關於西門車站的經典老照片上,還能明顯看到數輛拖着辮子的電車停在西門車站上。自1962年1路電車通車後,成都前後開通了5條線路的電車。其中就包括來往在九眼橋和西門車站之間的2路電車。

川大的學生要去灌縣,一般都會先坐2路電車到西門車站。在無軌電車的站臺上等車,車什麼時候到,坐慣了的人很有經驗,只要擡頭看見頭上的電纜在晃動,就知道電車即將到站。

電車開行了二三十年,1996年的一天,隨着九眼橋上空低沉的汽笛聲響起,很多人都在此見證全成都最後一班鉸接無軌電車駛向西門車站。至於公共汽車,4路、11路等都成爲西門車站最早一批的公共汽車。

車站旁的十字路口

四面八方都是西門經典記憶

如果將老西門車站旁、一環路上的十字路口視爲象限的原點,我們姑且可以將白芙蓉賓館、迅馳大廈和華凌婚紗攝影器材城等劃爲第一象限。省文化館、華龍大廈等是第二象限。紅星兔丁、消防站、無機校等則構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則是嵐庭家居、省檔案館、財貿學校等。

第一象限內,如今依舊打眼的迅馳大廈,藍色的幕牆,很有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風格。過白芙蓉賓館,看到大廈,就知道即將抵達西門車站。

90後女孩@茜倩 曾經每個週末都要趕公交從犀浦到迅馳大廈的望子成龍學新概念補英語。兩千零幾年的成都教培市場,屬望子成龍和名師堂名氣最大。公交卡里的錢不夠,又去一樓的一心堂大藥房充公交卡。

@丸西 在上大學的時候,也愛往車站旁的華凌婚紗攝影器材城跑,在樓下省女攝協會的活動空間辦過影展。

商家在華凌租鋪面的同時,多半也會在迅馳大廈設辦公室。至於老輩子,多半都知道金港商城二樓的天涯歌舞廳,曾連鍋開了多年。

迅馳大廈的名字是後換的,更早以前,大家都叫它國貿大廈。國貿大廈門口曾有一座經典的飛馬雕塑,如今不知道身處何方。大廈外牆上,國營成都川西飯店的招牌也不知道在哪一年被取消。

西門車站、迅馳大廈、華凌的背後,有兩座學校不得不提。一座是金牛區實外高級中學,據說是在鄉農市學校的原址修建而成。

隔壁的成都市特殊教育學校,老成都更喜歡簡稱爲聾啞學校。全四川歷史最悠久、超過百年的特殊教育學校,就是它。

特教學校,前身爲1922年創辦的中西慈善團盲啞學校(後改名爲成都基督教盲啞學校)和1938年創辦的私立明聲聾啞學校,新中國成立後兩校合併爲成都市盲聾啞學校。

私立明聲聾啞學校的創辦者是羅蜀芳。1933年,羅蜀芳從中國第一所特殊教育師範學校——煙臺啓喑師範學校學習歸來後,她便將一生精力投入到成都特殊教育的事業中。

1971年特教學校搬到西門車站旁,很多學生還曾在學雷鋒活動中到西門車站清洗公交車。

第二象限內,華龍大廈樓頂的中式庭院,風格特別,總會引起路人的注意。大廈內,也有酒店等。至今仍有網友在打聽,是否有同學和自己一樣,曾在華龍大廈上面學過理髮和美甲。

華龍大廈和省文化館背後,有一條撫琴西北街。第一次經過的時候,非常好奇,這個地方怎麼會有如此多的民族商店、酒店,不是都集中在紅牌樓、武侯祠附近嗎?答案也可以從西門車站找到。

作爲成都往西最早、也是最重要的通道之一,汶川、紅原、若爾蓋等阿壩州的民族同胞經成灌路,經常在西門車站上下車、中轉。

有便利的交通,對應的人羣,自然有適合商業發展的土壤。這也是爲何西門車站附近,還有大量其他的生資市場,有點像火車北站和荷花池的關係。

第三象限內,有極其有名的紅星兔丁。鋪子雖小,逢年過節,生意依然火爆。主要是買習慣了,把現在的味道和以前的味道相比較,老顧客多半不太滿意,略感失望。

消防隊也是老資格。花牌坊街擴路佔了消防隊的部分位置,現在路過,它依然十分打眼,就像華興街上的消防站那樣。那二年辰,西門人上學放學從消防隊路過,都喜歡打望帥氣的消防員。

無裡所在的位置,曾經有一家國營成都三江鞋廠。作坊式的生產,三江鞋廠生產的布鞋一度全國暢銷。更有名的還是無機校,也就是現在成都工業學院在花牌坊的校區。附近居民,喜歡將無機校當作遊樂園。遊個泳,打場球,西門少年,在此流下青春的汗水。

回到十字路口,嵐庭家居所在的第四象限裡,西錦國際因極其誇張的梯戶比,總是遭到居住者和外賣員的吐槽。在西錦國際修建起之前,這裡是博美商場。再往前追溯,小世界商場的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沒聽過。

小世界商場距離花牌坊小學很近,學生路過商場就自動放慢腳步。零食誘人,玩具新奇。只能看一看,能夠買得起的,只有老街鋪子上的攪攪糖、大頭菜。

比小世界商場還要早的,是新中國成立前就有的醬園廠。醬園廠的豆瓣一絕,據說,三洞橋的鄒鰱魚,曾經只用這家醬園廠的豆瓣醬。

醬園廠本是私人的,後來變成了公私合營,再後來,不知下落。和省檔案館隔着一條西林巷的花牌坊小學的原址,還是學校,只是在世紀初併入了石筍街小學。

西門上的田野、老街和老車站,在二十年前就成爲過去式。每每路過,同一個座標上,老成都人還能調動記憶,透過熟悉的街名、老店、老學校等,盡力在腦海中復原出往日生活在西門的種種。

老西門車站就像巨鯨,雖然隕落,但仍持續對城市區域產生影響,時不時仍有大巴習慣在老西門車站旁停靠下客。

當然,如今坐車去川西,更多還是去茶店子客運站。一品天下、迎賓大道,甚至文化宮,隨時也擠滿包車去汶川阿壩徒步的驢友。地點分散,都在大西門的範圍內。

至於越往花牌坊的深處走,越靠近市區的方向,開了幾十年的煙火美味越多。可能不如撫琴、玉林等大熱,花牌坊私藏的美味,也夠隨時喚醒財貿學校和無機校學子的記憶。

你有什麼西門車站、花牌坊周邊的寶藏美味,對哪個老闆兒影響深刻,歡迎留言,我們爭取改日再單獨出一期好吃的。

今日編輯 | 彭主任

本文系談資“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圖片

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花車

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路過恩波格鬥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