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平》既生戟隼 何生魚叉?

陳朝平》既生戟隼,何生魚叉?(愛傳媒提供)

【愛傳媒陳朝平專欄】媒體披露,空軍「戟隼計劃」秘密研發生產「雄二E型攻陸飛彈」系統,我已具備對大陸縱深戰略打擊的能力。

雄二E型攻陸飛彈,系以雄風二型反艦飛彈爲基礎,參考美國戰斧巡弋飛彈構型研發而成。據瞭解,近20年前便曾以「戰備急需」名義,小批量生產部署,射程達600公里。

到了2008年,軍方投入330億元機密預算正式生產245枚增程型雄二E,國外智庫研判射程可達1000公里。軍媒曾經透露「雄二E型」飛彈在漢光演習實兵驗證時,經實彈射擊並命中目標。

媒體透露,國防部此次計劃生產的「雄升飛彈」系統,是「雄二E」系列的「增程型」,外傳,射程可達1200公里。

軍事新聞,真真假假,涉及兩岸,尤其如此。截至撰稿,軍方或假新聞查證中心尚未出面否認,姑且認定媒體此一報導爲真。報導爲真,卻不免引發下列疑問。

近20年前,也就是阿扁執政時期,仿美國巡弋飛彈、射程可達600公里的「雄二E型攻陸飛彈」已可小量生產。

這是否是阿扁敢對中國大陸大小聲的原因?既然自制的陸攻飛彈射程可達600公里,具備對大陸縱深戰略基本打擊能力,爲何需要繼續美採購昂貴且過時的防衛武器?

2008年,已秘密生產245枚射程達1000公里的「雄二E型攻陸飛彈」,這是否是08年到16年馬執政期間減少對美軍購的誘因之1?

如果16年政權轉移時,臺灣已擁有245枚中程巡弋飛彈級的攻陸飛彈,應已達成「不對稱作戰」的初衷,爲何民進黨執政期間還需大幅提高向美軍購?且多數軍購項目,根本不符臺灣防衛作戰所需。其中,有無不可說的秘密?是不是有「動搖國本」也查不出的秘辛?

按媒體報導,「雄二F型攻陸飛彈」射程已升級爲1200公里,「戰鬥指數」再提升。爲什麼還需要被迫向美國「一次買足」100套400枚、無論射程威力都不如雄二E型的「岸置魚叉飛彈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