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星2024投資峰會觀點交鋒:盈米肖雯、招行鄭致芬、麥肯錫馬奔、中金財富喬博等各亮財富新觀點

財聯社4月14日訊(記者 周曉雅)在4月13日舉辦的晨星(中國)2024年度投資峰會上,圍繞資管新規落地以來,財富管理業態變化,財富管理機構面臨的角色轉變等問題展開交鋒。

各家不同背景機構如何結合自身稟賦,把握財富管理轉型發展的機遇?

行業人士提到,真正落地財富管理轉型關鍵在於機構自身的戰略定力,生成式AI的發展爲財富管理行業帶來新機遇,轉型的過程中除了關注客戶體驗,還應注重員工體驗。

展望未來,買方投顧將面臨從“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的升級,資金規劃成爲核心所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財富管理市場未來將是星辰大海。

資管新規以來業態發生哪些變化?

從需求端的角度看,麥肯錫全球董事合夥人馬奔感受到財富管理領域的三大變化趨勢,一是近兩年客戶對風險管理的重視程度提升;二是客戶需求從關注資產保值增值,到開始重視財富管理的目標;三是客戶對於“顧”的需求更強。

中金財富董事總經理喬博談到,在產品淨值化的時代背景下,要滿足客戶投資理財、財富管理需求,勢必要走向多元化配置的道路。這一落地的過程對各家財富管理參與者帶來很大挑戰。

在“投”的角度,需要組建一支對於多元化資產有深入理解的團隊,目標是挖掘儘可能多的收益來源;在“顧”的角度,相較於框架式的產品投資體驗,多元化的資產配置需要關注投資者的教育和陪伴。

“從財富管理的角度,客戶的需求是慢變量。”嘉實財富總經理陶榮輝認爲,工具產品的快速演變、市場環境的變化是財富管理行業面臨的快變量,淨值化時代下,如何用新的工具在新的環境下創造性地滿足客戶需求,是行業面對的最大挑戰。

招行首席財富顧問、財富平臺部總經理室成員鄭致芬提到,未來財富管理日趨精細化,如何正確感知、滿足客戶不同的需求變化,是財富管理機構面臨的一大挑戰。與此同時,財富管理行業需要“雙向奔赴”,要及時做好投資者教育。

財富管理轉型如何成功落地?

在賣方銷售模式向買方投顧轉型的背景下,各類型財富管理機構正結合着自身資源稟賦不斷升級迭代。

馬奔認爲,買方投顧的成功轉型需要在以下三方面發力。首先,財富管理機構需要端到端重新思考客戶服務的全流程和運營模式,尤其關於是否真正瞭解客戶、投中行爲的引導、對於客戶風險管理的重視程度等。

其次,生成式AI的發展爲財富管理行業帶來機遇,可以大幅度提升客戶經理的服務效率。他介紹,兩件全球財富管理機構正推動的事情值得國內財富管理機構思考。一是理財經理助手,能更好幫助理財經理節約各類行政化的時間;二是虛擬投資顧問,可以圍繞80%客戶場景提出的核心問題,快速向理財經理輸出答案。

最後,中國財富管理機構轉型的一大痛點在公司自身機制和重視程度。他提到,美國的買方投顧轉型過程中,有兩類“鮎魚型機構”起非常大作用,一類是獨立投顧團隊,第二類是資管公司。

喬博也認爲,真正落地財富管理轉型是難而正確的事,因此,機構自身的戰略定力最重要。另外,她也提到人才梯隊、數字化能力建設對轉型的影響。“要覆蓋長尾客戶,真正實現普惠金融,單純靠線下點對點,服務的半徑非常有限,需要數字化賦能。同時,數字化過程可以規範投資顧問的動作不發生變形。”

陶榮輝則點明考覈機制和公司文化的重要性。在他看來,買方投顧轉型需要考覈機制、公司文化、價值觀全面地配合,也需要每位投顧擁有強大的內心。

值得留意的是,除了客戶體驗以外,鄭致芳還強調需要關注員工的體驗。“線下服務更多依靠客戶經理把方案給客戶,如果員工體驗不好,也很難提供好的客戶服務。藉由系統體系搭建、合理的考覈配置,讓員工堅持做對的事情,才能較高效把方案提供給客戶,開展客戶陪伴工作時省心省力。員工和客戶必須同步進行,最終能在大方向下完成財富管理轉型的使命。”

買方投顧:“千人一面”將升級爲“千人千面”

去年6月,證監會出臺《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顧問業務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中,對投顧業務定義爲“基於客戶賬戶的資金規劃和資產配置”。

盈米基金總裁肖雯認爲,這一重大升級意味着我國投顧業務將從目前以基金組合爲核心的跟投模式,向賬戶管理模式升級,即“千人一面”的組合跟投將升級爲“千人千面”的資金規劃和賬戶管理。

組合跟投和賬戶管理的差異性在哪?肖雯認爲,組合跟投是高效的投資顧問,賬戶管理是更加個性化、更結合客戶目標,兩者的差別在於是否有資金規劃,資金規劃是賬戶管理模式的核心。

事實上,過去五十年美國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中,基於客戶賬戶的投顧服務模式已逐漸取代銀行、經紀商在基金銷售中的主流地位。

在肖雯看來,賬戶管理模式成爲海外的主流投顧模式,原因在於賬戶管理具有的買方立場、賬戶視角、資金規劃、配置理念等四個特點,能幫助投資者在波動的市場中認知風險、接受波動、長期投資,投顧帶領投資者一起穿越週期,實現生活目標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