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列回頭看綠島 探拾記憶殘骸

作家陳列(中)帶領《流麻溝15號》女主角徐麗雯,「一歷百憂解」主持人李文成重回綠島。(印刻文化提供)

(印刻文化提供)

「1951年5月17日,第一批政治受難者,大約八百人,從臺北軍法處被送到綠島……他們大多是二十來歲,甚至十七、八歲還穿着制服的學生。」這是作家陳列在《殘骸書》中的描述,今年六月,與當年同是溽溼悶熱的梅雨季節,陳列帶領《流麻溝15號》女主角徐麗雯,以及「一歷百憂解」主持人李文成,再次走進「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一個是切身遭受白色恐怖牢獄之災的文學家,一個是同理並模擬綠島政治犯的表演者,一個是致力歷史教育的podcast主持人,藉由拍攝「一日綠島人權課」影片,背景迥異的三人開啓了跨世代對話與理解的契機。

陳列在第三大隊前的木麻黃樹下,想起曾在綠島十年的楊逵,也許眼前的樹是他種下的,如此,他便不感孤單。作家向陽曾提過陳列的創作歷程,「他從出道到現在文字都不離開土地和人,即使《殘骸書》是本悲傷之書,但你看不到控訴,他用平和的筆調反而帶出更深刻的刺痛。」那個時代,在陳列的印象中是冷漠的。因爲對時代的無能爲力,讓人感到孤獨,最終只能變得冷漠,而書中所記錄的人、事,讓那個集體受凌辱的時代,留下了見證。

徐麗雯是電影殺青後再次登島,一想到片中角色承載的複雜情緒,還是忍不住落淚,這次重返,呼應陳列書中提及的「面會」心情,好像要來見前一世的自己。李文成則是分享教學上的困境,即使是歷史老師面對白色恐怖這段過去,仍不免設定邊界,好似其中必有什麼無法觸碰,他認爲《殘骸書》像是一個堅毅溫柔的人把殘破的故事重新撿拾回來。

他們在新生訓導處模型館俯覽全景,行過俗稱鬼門關的象鼻巖進入綠洲山莊、在海邊的人權公園凝視銘刻8296個受難者名字的紀念牆,並在燕子洞前駐足沉思,唸誦《殘骸書》的片段,撫慰受苦的心靈。

1972年4月22日,時年26歲的陳列因政治事件入獄,遭囚四年八個月,幽暗的屈辱如魅影,從此他必須窮畢生之力與之抗衡。五十年後,他完成《殘骸書》,記錄這段行過地獄路的歷程,聚焦的不是個人的苦難,而是所有政治受難者集體心靈的撫慰。

寫作期間,他無數次穿行景美與綠島兩座人權紀念園區,如同潛入深海探拾記憶的殘骸,心理機制想逃避,但鍛鍊後的意志要他承擔,於是他誠實寫下漫漫長路所見,唯有記住人因何理由遭受迫害,恢復其尊嚴和本來面貌,這羣曾被國家屏蔽的隱形人,才能停止在這個社會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