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設海淡廠挹注半導體等科技大廠用水 首設換水機制

2021年百年大旱肆虐,緊急海水淡化機組成爲救命水;兩年後,總統蔡英文日前宣佈未來將有常設海淡廠計劃,首波在臺南、新竹啓動。換言之,海淡水將成爲常態性水源,不再只是抗旱緊急機制。

行政院已覈定臺南及新竹海淡計劃,新竹全期計劃每日可供10萬立方公尺淡化水,總經費約120億;臺南海淡第一期計劃每日可供10萬立方公尺淡化水,總經費約160億,各預計2027、2028年完工產水。

經濟部官員表示,相較於傳統造水存水機制的投資,特別是與水庫相比,考量產水量能,建造海淡廠相較下仍是較便宜、建設抗性較低的作法;但過去一直無法啓動建設的原因,主要是後續營運費用高,廠商購買意願不高。

以海淡水的每度水價格爲例,恐需達到一度水31元左右。

然而,近年極端氣候衝擊下,官員表示,業者開始有不同想法,認爲購買海淡水可成爲大旱時的保險機制,畢竟水價平時雖低,但旱情時的水車載水成本更高,甚至萬一因爲水不夠導致營運中斷,「代價更是難以計算」。

經濟部與幾家科技廠直接對話討論,達成共識,由政府出資興建海淡廠後,未來較高價的海淡水,將由主要科技、半導體大廠認購,解決後續營運成本的問題。

至於有些科技廠認爲,海淡水雖然合乎自來水水質標準,但仍因爲部分製程較敏感,不願直接使用海淡水的部分,水利署也採取靈活的「換水」機制;官員說明,意即同樣由科技大廠購買海淡水,水利署則以等量的自來水供給大廠。

此外,考量海淡廠造水較爲耗電,水利署也與臺電協調,將透過離峰時段造水,加上傳統冬春季枯水期是電力負載較低、風電光電旺盛的階段,因此在枯水期造水,除了可以善加利用未來更多的再生能源外,也可保留更多水源於水庫中,留待夏天時民生用水與發電使用,也是所謂「水庫儲水兼儲能」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