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太陽能市場不平靜 系統業者放話模組大廠違約

太陽能市場近期有些不平靜!太陽能系統業者指稱,部份本土太陽能模組製造廠商違約不交貨,並透過媒體放話希望政府開放東南亞甚至大陸的模組進口。本土太陽能模組製造廠業者認爲,商場上難免遇有合約爭議,通常透過友好協商,協商不成也可以透過司法解決。臺灣發展綠色能源,不僅是在創造就業機會,同時能源自主也是保障國家安全。

據瞭解,以前由於太陽能電廠建廠期間長,而模組長期屬於跌價使得模組交易報價、簽約至實際出貨,動輒數月甚至一年半以上,但模組生產週期是短暫的,因此係統商往往會把半年後預估跌價價格納入議價;當這種生產與交貨的時間落差,且在價格波動和原預估大不相同時,就不免會發生商業條件的爭議。

對於近期市場上的交易爭議,茂迪(6244)總經理葉正賢表示,茂迪不是當事者,但我們一再強調有糾紛可以透過溝通協調,再不行也可以走司法程序解決。

葉正賢指出,過去十餘年模組延期交貨通常都是系統商要求延後,而非製造廠商,模組延遲交貨很多理由都是遇到地方抗爭機構刁難、整地困難等因素,因此長期以來模組製造商經常要爲開發商延遲取貨而揹負很多庫存

過去的延遲取貨並不會造成買賣雙方太多爭議,主要是十多年來模組成本隨着時間因素呈現不斷下跌趨勢,所以系統開發商普遍存在模組實際交貨價格會比報價低的預期心理,並把這種預期心理反映在計算投資報酬上。過去的經驗顯示,只要模組價格大幅下跌,即使已簽約並付訂,很多開發商仍會要求降價或放寬其他交易條件,如延後付款或拉長保固期限等。

葉正賢表示,這次模組成本急遽上升是12年來僅見,也是全球供應鏈因應嚴峻疫情結果,市場變化非模組製造商所能掌控,建議政府對少數商業爭議,由買賣雙方自行協商或尋求仲裁方式解決;也希望少數團體不要慫恿系統商故意延宕工期,對政府施加壓增加困擾。

業者指出,我國目前模組年產能達3GW以上且模組效率國際一線大廠相當,並陸續擴充中,足以應付臺灣未來需求,絕非某些錯誤訊息所言只有1.5GW。能源是國安問題,近期美國喬治亞州參議員Jon Ossoff提出美國太陽能製造法案(Solar Energy Manufacturing for America Act),給美國太陽能製造商提供稅收減免,除了支持發展綠能源,可以與中國相關產業競爭,阻止中國壟斷市場,甚至保障到美國的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