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解析-中國債市國際吸引力 持續增強

在金融領域(特別是債券領域)方面,中國政府陸續推出一系列政策,先後解決境內外企業發行與國際慣例接軌、放開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金融資產規模上限,進一步便利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債券的程序等問題。這些舉措完善了既有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提升了中國債券市場的國際化水平,效果十分顯著。

從外資的視角看,隨着富時羅素世界國債指數、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和摩根大通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等全球主流債券指數紛紛將中國債券市場納入其中、提高權重,外資配置動力不斷增強,境外投資者參與中國債券市場的管道不斷增加。

除了納入指數外,還有一系列因素,促使國際投資者在中國市場配置資本。隨着這個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的開放,多樣化、收益率和結構性需求之間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根據富時羅素的數據,國際投資者繼續購買中國國債,未來這種趨勢將延續,使得海外投資者成爲中國國債的第二大買家。與此同時,引入更積極的外國投資者,將爲中國債券市場提供更好的流動性。

2020年,中國至少推出1,300檔基金,通過首次公開募股積累3.1兆元人民幣的資產。過去一年,中國管理的資產較前一年增長34%,淨流入增長21.8%,這突顯出基金經理人正迎接着巨大機遇。儘管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破壞,但並未折損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基金行業的熱情。投資者仍看好中國股市,中國監管機構正在積極推動債券或股票基金髮展。

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不斷提速,順應了人民幣國際化、利率市場化趨勢,有利於提升中國債券市場的國際地位。通過對外開放,可以進一步提升債券發行標準,強化信用體系建設。對於債券融資方來說,對外開放可以提供更多資金,幫助中國企業持續成長。對於投資者來說,外資進入是競爭也是機遇。

自2016年中國債券市場加快對外開放以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境內債券市場的相關投資都保持了年均兩位數的增長,體現外資增持國內債券的長期性和穩定性。人民幣債券相對低的利率風險和比較強的價格穩定性,整體性價比在全球市場較高。

隨着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中國債市將吸引更多外部投資者分享紅利。此外,國際金融協會最新發布的全球資金流向報告顯示,10月流向新興市場國家的投資總額約爲281億美元,其中有超過四成流向中國。單就債券市場而言,涌入新興市場債市的189億美元中,有64億美元的目標是人民幣債券,佔比逾三分之一。

從長期來看,伴隨着中國經濟的逐漸發展,潛在經濟增速下降將對應更低的利率水平,整體而言我們對債市仍然保持長期樂觀。儘管從全球的經濟趨勢來看,近期美元指數較爲強勢,全球資本回流美元資產,可能會加大新興市場的波動風險。

展望未來,在中國經濟持續保持強勁增長、中國金融市場不斷對外開放、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持續推進的大背景下,境外金融機構進一步增持人民幣債券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