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解析-二十大後 陸經濟成長靜候三大支撐

2022年初,許多投資人認爲在中國經濟復甦的帶動下,新興市場股市表現強勁可期。然而,中國經濟態勢今年以來的演變不如預期。房地產市場持續去槓桿化,封城措施自夏季以來轉趨嚴峻,不僅擠壓內需,亦再度導致全球供應鏈緊張。確診人數如今已經降低,但是封城措施仍舊比其他經濟體嚴峻,持續削弱經濟力道。

觀察中國政府先前的政策措施偏向保守,部分是考量到中共二十大的登場。在許多資深官員預計會後轉任或卸任職務的情況下,重大決策往往留待新任政府制訂。或許是基於這個原因,即使房市低迷大幅削弱經濟成長,官方先前並未推出全面的因應政策。另在封城措施方面,隨着經濟大幅放慢,加上清零政策的社會成本增加,聯博預期防疫限制可於二十大後逐漸鬆綁,只是一開始將採保守鬆綁的態度。

展望未來幾個月,除了疫情持續籠罩高度不確定性之外,聯博認爲,中國經濟成長前景取決於三大支撐,亦即房市復甦、政策利多,以及再生能源投資。

首先,房地產是拖累今年中國經濟成長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國房市表現持續低迷,房地產開發商的債券利差達歷史新高。目前的政策利多以地方爲主,缺乏足以穩定市場的全面性措施。除了疫情衝擊之外,主要利空因素還包括市場對房價與所得/就業的預期減弱、房貸供給降低、各城市面臨下滑壓力等。

儘管官方的刺激方案逐漸到位,基礎建設開始進入強勁的投資週期,但利多被房地產投資疲態所抵銷,房市活動並未明顯回升,整體固定資產投資成長力道仍接近歷史低檔。上述變數必須全數有所改善,房市活動才得以長期回穩。

其次,考量家庭消費仍受封城措施所擠壓,中國2022年經濟成長率可能降至逾40年來第二低,僅次於2020年疫情肆虐時期;地緣政治緊張氣氛加劇,亦衝擊中國股市。然而,中國仍有必要讓中期經濟維持成長態勢,聯博預計中國在年底前、乃至於2023年將持續積極推出財政刺激措施。

中國先前已挹注高達人民幣(下同)3,000億元的基礎建設資金,亦提前下達今年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配額。此外,中國人民銀行也於第四季設立2,000億元的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在民間需求仍舊處於復甦初期背景下,上述漸進措施有助於支撐未來幾個月的政府投資。

但聯博認爲,中國未來無意再靠投資活動重現21世紀初的經濟榮景。在「共同富裕」是政策主軸的背景下,中國不再不計代價追求成長,而將轉爲注重更加公平成長。

最後,再生能源投資步調加速,可望是二十大後的另一個重大成果。中國是深受極端氣候所苦的國家之一,且是全球碳排放量的一大來源。中國積極投資部署再生能源科技,從中國佔2021年全球電動車銷量的53%即可見一斑。具體政策措施在會後需要一段時間纔會看到成效,觀察歷史趨勢,投資力道通常在全國代表大會後一年成長。

若中國政府祭出穩定房市的政策、逐步放寬防疫限制、加碼基礎建設投資,則經濟成長可望走出目前低檔。從多元資產投資的角度來看,中國經濟成長率一旦改善,不僅可望帶動新興市場經濟,亦有機會爲全球經濟成長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