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M喊延 環部:歐規臺隨

彭啓明說,上週開始陸續接收到各種訊息,由於歐盟考量美國新關稅制度,徵詢各國意見之後,歐盟CBAM正式上路的時間可能延後一年,雖然延後實施的訊號愈來愈明確,但現階段仍只是部分重要人士釋出的訊息,非歐盟官方的正式表態。

彭啓明強調,臺版CBAM則一定會遵循歐盟腳步,若歐盟CBAM延後實施,臺灣就會延後,同時不只是CBAM,也須留意未來美國政府將推動的各項關稅制度。

他認爲,若歐盟CBAM真的延後一年實施,對臺灣輸往歐盟如鋼鐵、鋁及肥料等產業而言,是一個喘息的機會;不過,一年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若不即早準備、壓力還是會跟着來,因此,環境部會趁着這段時間儘快幫助業者把準備做充足,業界的壓力就會更小,實施時「就不會那麼痛」。

彭啓明透露,歐盟在徵詢各國意見時,他本人是外部諮詢委員之一,可實際參與討論,且在過去就已有反映相關意見,也受邀後續的討論,接下來會密切掌握歐盟的進度。

彭啓明預計年中赴歐盟考察,他說,即便碳定價、CBAM是不同的制度,但CBAM會趨動碳定價的結果,因此,將赴歐瞭解歐盟的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EU ETS),並釐清ETS與CBAM之間的關係,作爲臺灣ETS制度的參考。

至於歐盟CBAM延後是否影響到臺灣碳費制度,彭啓明說,碳費是爲了促進產業排碳減量,與CBAM的掛鉤倒不是那麼直接,且臺灣的碳費費用相對歐盟低很多,就算能夠抵減也只能抵一點點,因此,碳費制度還是會持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