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訣百韻歌》教你記住草字符
《草訣百韻歌》是中國古代一本重要的草書歌訣,學草書的重要門徑,作者署名王羲之,然據相關資料顯示,此書最早見於北宋,偽託王羲之之名,如明代楊慎的《升庵外集》卷88雲:「《草訣百韻歌》乃宋人編成,以示初學者,託名王羲之。
【本文】草聖最為難,龍蛇競筆端。毫釐雖欲辨,體勢更須完。
【翻譯】草書要寫得精美,是書法中最難的事。點畫像龍蛇遊走一樣,競相在筆端中呈現。如毫釐般細微的變化雖然要分辨。形體和氣勢更要要求完美。
【本文】有點方為水,空挑卻是言。宀頭無左畔,辵遶闕東邊。長短分知去,微茫視每安。
【翻譯】(左旁)有點的纔是「水」。只豎釣的則是「言」。宀頭(即寶蓋頭)不寫左邊的點。辶旁遶向左時,東邊的彎不用寫。「知」和「去」的末筆,長的是知,短的是去。「每」和「安」要仔細看。
【本文】步觀牛引足,羞見羊踏田。六手宜為稟,七紅即是袁。十朱知奉已,三口代言宣。
【翻譯】「步」字,是「牛」的末筆往左下拉。「羞」字,是「羊」字的下面再加「田」。「六」和「手」連寫即是「稟」。「七」和「紅」連寫即是袁。「十」和「朱」的連寫即是「奉」。「三」和「口」的連即是「宣」。
【本文】左阜貝丁反,右刀寸點彎。曾差頭不異,歸浸體同觀。孤殆通相似,矛柔總一般。
【翻譯】左邊偏旁的「阜」(阝)和「貝」都寫成「丁」的反抅。右邊偏旁的「刀」(刂)和「寸」都寫成一彎加一點。「曾」和「差」,頭部寫法一樣。「歸」和「浸」,形體大致相同。「孤」和「殆」,寫法很相似。「矛」和「柔」寫法,幾乎一樣(柔字末筆多一長點)。
【本文】採夆身近取,熙照眼前看。思惠魚如畫,禾乎手似年。既防吉作古,更慎達為連。
【翻譯】「採」和「夆」,寫法很相似。「熙」和「照」,看起來也差不多。「思」、「惠」、「魚」三字的寫法,和「畫」字很像。「禾」、「乎」、「手」三字的寫法,和「年」字很像。既要防止把「吉」寫作「古」。更要謹慎別把「畫」寫作「連」。
【本文】寧乃繁於叔,侯兮不減詹。稱攝將屬倚,某棗借來旋。慰賦真難別,朔邦豈易參。
【翻譯】「寧」的寫法與「叔」相似,而稍繁了一點。「侯」的寫法與「參」相似,筆畫基本相同。「稱」和「攝」的右半邊寫法和「屬」的下面一樣。「某」和「棗」起頭及下面的旋轉方法和「來」一樣。「慰」和「賦」的寫法差不多,真的很難區別。「朔」和「邦」的寫法也很相似,確實不易分辨。
【本文】常收無用直,密上不須宀。才畔詳牋牒,水元看永泉。柬同東且異,府象辱還偏。
【翻譯】「常」的收筆,不用寫直(只用一點作收)。「密」的上頭,不用加「宀」(即不用加寶蓋頭)。「牋」和「牒」的左旁都寫成「才」(即扌,提手旁)。「永」和「泉」的下面都寫成「水」。「柬」和「東」大同小異(中間只差有無一小橫)。「府」和「辱」很像,但還有點不同。
【本文】才傍幹成卉,勾盤柬作闌。鄉卿隨口得,愛鑿與奎全。玉出頭為武,幹銜點是丹。
【翻譯】「才」(即提手旁)和「幹」連寫相依傍,便成「卉」字。「勾」(即門的草字)在「柬」的上面盤過來,就是「闌」字。「鄉」、「卿」二字都像「口」而得形。「愛」、「鑿」二字相似,「奎」、「全」二字相似。「玉」出頭為「武」字。「幹」字中間銜著一點,就是「丹」。
【本文】蹄號應有法,雲虐豈無傳。盜意腳同適,熊絃身似然。矣其頭少變,兵共足雙聯。
【翻譯】「蹄」和「號」草寫相似,但又各有其寫法。「雲」和「虐」上部一樣,下部亦各有其寫法。「盜」和「意」下面的腳和「適」相似。「熊」和「絃」的字身和「然」相似。「矣」和「其」二字的頭,稍有變化(稍有不同)。「兵」和「共」二字的腳,都是兩點相聯。
【本文】莫寫包庸守,勿書綠是緣。謾將繩當臘,休認寡為寛。即腳猶如恐,還身附近遷。
【翻譯】不要把「包」寫成「守」。不要把「綠」寫成「緣」。不要把「繩」當作「臘」。不要把「寡」字認作「寛」。「即」的腳(下部)就像「恐」。「還」的字身(中間)和「遷」很相似。
【本文】寒容審有象,憲害寘相牽。滿外仍知備,醫初尚類堅。直須明謹解,亦合別荊前。
【翻譯】「寒」、「容」、「審」三字有相像的地方(三字頭部都是「宀」)。「憲」、「害」、「寘」三字也有相似之處(三字頭部也都是「宀」,中間的寫法也很像)。「滿」字右邊的寫法很像「備」。「醫」字開頭的寫法很像「堅」。應該瞭解「謹」和「解」的右邊相同,左邊相異。也應該瞭解「別」、「荊」、「前」三字有相似的地方,亦有相異的地方。
【本文】顙向戈牛始,雞須下子先。撇之非是乏,勾木可成村。蕭鼠頭先辨,寅賓腹裡推。
【翻譯】「顙」是先從左邊的「戈」、「牛」連草開始寫。「雞」得先從左邊的「下」、「子」連草開始寫。「丿」、「之」合起來不是「乏」(「乏」的草寫上面沒有一點)。「乛」、「木」合起來連寫,可以變成「村」(「村」是木的末筆往右拉長、勾回)。「蕭」、「鼠」先分辨他們的頭部不一樣(其餘中、下部寫法完全一樣)。「寅」、「賓」中間的腹部只差一撇(其餘上、下部寫法完全一樣)。
【本文】之加心上惡,兆戴免頭龜。點至堪成急,勾幹認是卑。壽宜圭與可,齒記止加司。
【翻譯】「之」加上「心」上下連寫,便是「惡」字。「兆」的上面戴上「免」,便是「龜」字。「點」和「至」連寫,便是「急」。「勾」和「幹」連寫,便是「卑」。「壽」是「圭」和「可」的連寫。「齒」記住是「止」加上「司」的連寫。
【本文】右邑月何異,左方纔亦為。舉身為乙未,登體用北之。路左言如借,時邊寸莫違。
【翻譯】右邊的邑(阝)和「月」寫起來一樣。左邊的「方」和「才」寫起來也一樣。「舉」的字身,由「乙」、「未」連寫組成。「登」的形體,由「北」、「之」連寫組成。「路」的左旁,就像跟「言」借來的一樣(寫法和「言」一樣)。「時」的右邊,「寸」字不要寫錯。
【本文】草勾添反慶,乙九貼人飛。惟末分憂夏,就中識弟夷。齋曾不較,流染卻相依。(另本作「齋齊曾不較」為佳)
【翻譯】「草」加「勾」再加上「反」,就成了「慶」。「乙」加「九」再貼上「人」,就成了「飛」。在末筆,可以分出「憂」、「夏」二字的不同(「憂」的下面多一橫)。在中間,可以看出「弟」、「夷」二字的不同(「夷」的中間多一橫)。「齋」、「齊」二字大體相似(只是末筆結尾不同)。「流」、「染」二字也差不多(也只是末筆結尾不同)。
【本文】或戒戈先設,皐華腳預施。睿虞元彷彿,拒捉自依稀。頂上哀衾別,胸中器谷非。
【翻譯】「或」、「戒」二字,都是從上面的「戈」開始寫的。「皐」、「華」二字,都是從下面的腳抅起來開始寫的。「睿」、「虞」二字,基本相似。「拒」、「捉」二字,寫起來也差不多(「拒」比「捉」多一點)。
【本文】止知民倚氏,不道樹多枝。慮逼都來近,論臨勿妄窺。起旁合用短,遣上也同迷。
【翻譯】只知道「民」和「氏」二字很接近。不要說「樹」和「枝」二字也是很相似的。「慮」、「逼」二字寫法也都很接近,「論」、「臨」二字不要輕忽,要仔細區別。「起」的左旁和「短」的左旁一樣。「遣」的上面和「迷」的上面也一樣。
【本文】欲識高齊馬,須知兕既兒。寺專無失錯,巢筆在思維。丈畔微彎使,孫邊不緒絲。
【翻譯】想認識「高」、「齊」、「馬」三字,就應該知道「兕」、「既」、「兒」三字,寫法都是有同有異。寫「寺」、「專」二字時不要寫錯(「專」多一橫)。寫「巢」、「筆」二字時要思考一下(上面不一樣)。「丈」(首筆)的旁邊微變一下,就是「使」字。「孫」的右邊是「小」字,而不是「糸」。
【本文】莫教凡作願,勿使雍為離。醉碎方行處,麗琴初起時。栽裁當自記,友發更須知。
【翻譯】不要把「凡」寫作「願」(末筆抅的方向不同)。不要把「雍」寫成「離」。「醉」、「碎」的分辨處在剛起筆的地方。「麗」、「琴」的相同處也在初起的開頭。「栽」、「裁」的寫法應當自己記住。「友」、「發」的寫法更應該知道。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商務合作請聯繫 QQ:954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