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崇信罕見認錯,阿里正在醞釀一場“大決戰”!

這大概是阿里的高層第一次在鏡頭前公開承認:

阿里錯了。

4月3日,挪威主權財富基金髮布了首席投資官Nicolai Tangen與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現任董事長蔡崇信的專訪視頻。

在談到阿里這些年股價暴跌,競爭對手的超越上,蔡崇信坦承:

“在過去的幾年裡,當我們審視和自我反思時,我們知道阿里落後了,因爲我們忘記了我們真正的客戶是誰。我們的客戶是使用我們的app進行購物的人,而我們沒有給他們最好的體驗。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我們砸了自己的腳,沒有真正關注給用戶創造價值,因此作爲重組的一部分,我們找來了新CEO。我是董事長,CEO比我小12歲。他非常以用戶爲中心,專注於產品、界面和用戶體驗。這對我們來說是最重要的。

我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承認錯誤:過去我們可能沒有關注用戶體驗。”

在之前的文章中,無相君就多次提到,阿里和拼多多的模式有何異同。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阿里利好商家,而拼多多利好用戶。

阿里很大程度的盈利來源,在於商家的“互聯網租金”,由於收了租子,自然要對商家給予保護,比如在用戶退貨上,阿里很大程度是做不到拼多多那麼給力的。

拼多多不僅可以“僅退款”,甚至還會補貼好幾元消費券。

當然,阿里也在幾個月前,完成了“模仿”,增加了“僅退款”的選項。

但在價格上,阿里還很難做到拼多多這樣大面積的“全網最低價”。

中國電商的崛起,其實靠的就是低價。

在中國運營15年後,全球最大的電商平臺亞馬遜在中國運營15年後,月活用戶從15.4%掉到了0.6%,2019年,他們不得不宣佈關閉中國電商業務。

沒辦法,面對阿里的雙十一、雙十二、女神節、家裝節、秒殺、團購等活動,海外電商毫無性價比優勢。

不過在拿下霸主地位後,阿里迅速膨脹的慾望使他們逐漸脫離了用戶。

一方面,馬雲高呼“純電商的時代已過去,未來十年是新零售的時代”。

爲此,阿里不斷收購實體品牌:蘇寧電器、大潤發、銀泰購物中心等。

但這些所謂被新零售“賦能”的品牌,除了加入支付寶、人臉識別系統和阿里的雲端聯網外,並沒有給用戶的消費帶來任何實質性的改變。

幾年後,盒馬甚至換掉了創始人,還被下調了內部業務等級。

此外,阿里的商家也開始疲倦。

很多經營淘寶的商家,不但要註冊公司,要繳稅,還要花錢在平臺買流量,買曝光。

並配合平臺要求的各種促銷活動,繳費去參加各種培訓課程。

無窮無盡的名目與收費早已讓阿里的“商家友好”變得不友好。

而拼多多卻撿起了阿里一路狂奔中丟掉的一切。

以用戶爲中心,降低開店門檻,把價格做到全網最低。

基於此,僅僅5年時間,這家曾經新興的電商市值,就一度超越了阿里。

阿里,真的誤判了。

作爲自救,阿里從去年開始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

正如蔡崇信所說:

“我們找來了新CEO。我是董事長,CEO比我小12歲。他非常以用戶爲中心,專注於產品、界面和用戶體驗。這對我們來說是最重要的。”

張勇徹底出局,完全退出淘寶,吳泳銘一上來,就揮起自己的巨斧。

其核心點就是:聚焦。

但在2023年初,阿里的戰略其實是分拆。

2023年3月28日,阿里巴巴宣佈要開啓“1+6+N”改革,各業務分拆上市。

這樣做的目的,可能是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並且最大程度地擴大公司的上市融資渠道。

當然,這也有賭的成分。

賭每個板塊都能各自開疆拓土,就像當年的幾大野戰軍一樣,遍地播撒革命的種子。

但吳泳銘上任後,從根本上否定了這個戰略。

阿里不再推進雲智能集團的完全分拆;暫緩盒馬首次公開募股計劃;就連已經遞交上市申請的菜鳥,也於近日撤回了申請。

另一邊的財報也表明:2024財年的前9個月,阿里共完成了17億美元的非核心資產的退出,相繼減持B站、小鵬汽車……

對此,蔡崇信表示,阿里現在的首要目標是要在電商領域獲勝,爲此需要恢復市場份額,推動業務增長。

也就是說,阿里現在的戰略,是把自己起家的核心業務——電商,重新激活,並作爲其屹立不倒的核心去維護。

在今年2月的業績會上,吳泳銘再度強調:

要保持核心業務的競爭優勢,必須加大投入建設核心能力,以更進取的姿態面對競爭,贏得增長。

如果說,阿里之前的戰略是分兵多路的運動戰。

那現在就是合併一路的大決戰。

過去一個財年,阿里的回購金額達到了人民幣904.325億元,成爲過去一個財年裡,回購力度最大的中國互聯網公司。

從1月開始,馬雲、蔡崇信已經開始大幅增持阿里股票,其中蔡崇信家族基金增持了價值1.5億美元的阿里股票。

馬雲增持數目不詳,但目前已經取代軟銀成爲阿里巴巴最大股東。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企業兩大創始人的下注,無疑是這場戰役的強烈信號。

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古往今來發生了太多的戰爭。

如果非要給戰爭的勝利方總結出一個萬能公式,那就是:

“得人心者,得天下。”

拼多多就是一個正面案例,儘管很多商家痛罵拼多多的售後,但通過對用戶的討好,拼多多獲取了最多的流量,商家即便不滿,也得在拼多多上賣貨。

這便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翻版——“挾用戶以令商家”。

拼多多起飛的戰略核心,就是最大化滿足用戶的需求,以此來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份額,而不在乎利潤。

這正是阿里在推廣初期時做的事。

用令人難以置信的低價優惠,搶佔了實體店鋪的生意,並擠走了亞馬遜。

用阿里的方式打敗阿里。

如果說這是拼多多的崛起秘訣,那麼阿里籌備這場商戰的戰略就是:

用拼多多的方式,打敗拼多多。

“迴歸用戶、迴歸互聯網,迴歸淘天”,目前的阿里,就是全力攻取下沉市場。

去年11月,吳泳銘重新明確了集團業務優先級——用戶爲先。

今年開年後,阿里先是把淘特平臺商家有序遷回淘寶,其後又把以廉價著稱,並廣受批發商好評的“1688”加進淘寶平臺。

1688入駐淘寶的動作,就是把另一個“拼多多”納入淘寶,讓用戶不用在幾個app之間來回週轉,而是一步到位享受最低價。

此外,淘天集團還聯合了申通快遞在新疆地區逐步試點推行包郵計劃,實現中國最早的“包郵一盤棋”。

還有媒體報道,阿里將成立直播電商公司,爲有意入淘開播的明星、KOL、MCN機構提供“保姆式”全託管運營服務。

阿里的全力備戰,再疊加上產能過剩、消費降級的大趨勢。

我們有理由認爲,今年的618到雙十一,將會是淘寶和拼多多之間最激烈的一場搏殺。

在這場搏殺中,阿里定會把“全網最低價”作爲核心目標,“毫無底線”地討好用戶。

這便是阿里的“大決戰”。

馬雲曾說過:“所有偉大的公司都誕生在冬天裡。”

經此一役,阿里能否再次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