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7旬爺不怕「未知」罹癌、戴助聽器...仍勇闖日本打工換宿
圖/劉孟德提供
過去從事機電工程的劉孟德,63 歲聽力老化,經鑑定核發身心障礙證明,68 歲改調輕鬆的顧問職,69 歲才正式離開職場。但爲了證明自己學習能力不輸年輕人,他一路考取電匠、水匠、網路架設等多張證照,還報考日文碩士班、到大阪讀語言學校,也在因緣際會下獲得前往溫泉飯店「職業體驗」的機會。
「我從來沒打過工,念研究所想去交換學生,程度又太低…當時遊學3個月覺得很好玩,就想知道跟日本人整天耗在一起是什麼味道?」他遊學返臺後四處探詢機會,但資格放再寬,也多限制在50歲以下,直到某個臺日交流協會釋出「不限年齡」的訊息,「第一批我就報名參加!」
儘管不限年齡,同批成行的還是年輕人,與劉孟德分配到同一家飯店的就是22歲大學生,「他爸媽都比我年輕!」事後從主管那裡得知,飯店收到他的履歷時還先開會討論過,最終考量日本已走向高齡化社會,讓飯店決定放手一試。事後也證明他雖無法像年輕人「拼命三郎」做到極致,但溝通清楚、態度從容,這也是熟齡者的相對優勢。
圖/劉孟德提供
與來自尼泊爾的工讀生一起工作。 圖/劉孟德提供
圖/劉孟德提供
劉孟德說,每個人工作的地點、內容都不相同,如他第一次打工的竹島溫泉飯店只接待一泊二食的日本客,因此用完早餐後,第一個任務就是收拾、分類晨食自助餐的碗盤,送上輸送帶由洗碗機清洗。接着整理房務,包括更換牀單、枕套、補充備品、收垃圾、吸塵等,傍晚前再協助宴會廳晚餐的擺盤。
而今次雖是同一家飯店,但打工的負責範圍則更單純,只有白天房務整理,以及晚上榻榻米客房鋪被褥,一天工作3~7小時不等,平均而言約4~6小時。再如晚他半年出發的74歲同事,則因擁有多張電工執照,被派去飯店工務部修東西。
他說,作爲「研修生」打工,體力耗費不大,但要能抓住日本人在意的龜毛眉角,譬如「碗盤擺的位置一定要一樣,花色、缺角也要一致。」而打工換宿雖無薪資,但能換取免費食宿,同時享有休假,「就當作一種體驗,交朋友、增加生活樂趣。」
離開舒適圈,藉着打工看世界
劉孟德觀察,除了許多外籍學生在飯店兼差,當地熟齡族計時打工的也不少,這些同事年約65~75歲,每天來工作幾個小時,除了能賺時薪當零花錢,還能享受員工福利,「錢不是重點,他就喜歡來打工順便泡溫泉大衆池、吃員工餐!」
他將打工經驗分享到臉書,3年來吸引許多熟齡朋友探詢,「但是不了了之的人很多!家人反對、時間配合不上都有,不過今年有兩個成功,一個74歲、一個62歲,而且有一個連日語都不會講!」他得意地刷起手機,爲兩位身在日本的朋友奧援。
劉孟德打工的溫泉飯店位在愛知縣知名景點「竹島」旁。 圖/劉孟德提供
他笑言,第一次到日本打工,還被朋友取笑:「老劉~你怎麼變這麼窮?還要出國打工?」第二次更是被全家人反對,「太太覺得我身體不好,想去飯店,花錢住個3~5天就好,幹嘛去打工?」
但就因爲經歷過抗癌的生死交關,他決定餘生要爲自己而活,「有些事是我的夢想,也不知道做不做得到,反正我決定了,跟太太打聲招呼,她同不同意是一回事,我還是照我的決定!」
把工作當體驗,交朋友、增生活樂趣
去年夏天正值疫情嚴峻,沒法出國,他就在臺灣申請打工機會,最後到社福團體「芥菜種會」的花蓮習藝所打工換宿14天,主要工作是爲中秋義賣製作月餅。他也在那次體驗中結識不同年齡層的朋友,其中一位62歲同學,今年就在他的鼓勵下前往日本岐阜縣打工。
2022年劉孟德參加芥菜種會熟齡打工,3個人剛好年齡各差14歲。芥菜種會希望藉此活動,鼓勵熟齡族轉換人生視野,開啓新價值。 圖/劉孟德提供
圖/劉孟德提供
圖/劉孟德提供
他認爲,工作讓人有成就感,即使沒有薪水,也能選擇當志工,充實自己的退休生活。「其實當大樓管理員也不錯,白天在那裡收收信、跟住戶聊聊天,不要太辛苦就好。」
今年適逢劉孟德與太太結婚40週年,因此結束打工後,太太與朋友便飛到日本會合,展開人生第一次自助旅行,從名古屋到大阪、京都玩了20天。 圖/劉孟德提供
本文轉載自《幸福熟齡》,原文爲:他罹癌、戴助聽器,仍勇闖日本打工換宿!76歲爺離開舒適圈、體驗不同生活:能工作是幸福的事
│更多精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