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頻,是越快越好?

焦慮症,可能也延伸到跑步上了。動輒就有人說你,這步頻太慢了,至少180,最好200!

跑個步也要被教化:要提高你的步頻!步頻一慢,步幅就大,當心扯着Dan……

其實,挺煩的。工作就已經很累了,跑步也不輕省。那些數據帝,總喜歡拿步頻說事。有時煩透了,就特別想問一句:步頻這玩意兒,真的是越快越好嗎?

何謂步頻,就是跑步時,每分鐘腳落地的次數。而與之相關的一個術語是步幅,即相鄰兩步之間的距離。而步頻乘以步幅,那就是速度。

傳統觀點認爲,快步頻小步幅要優於慢步頻大步幅。不少教練還說,東亞人身材就最合適小步快頻(即快步頻小步幅的簡稱)。看看日本的優秀長跑運動員,特別是女子運動員的跑姿就知道了。

總結來說,目前有關步頻的主要傳統觀點有:

1,高手的步頻都很快。如果大衆跑者要優化跑姿,首先就是加快步頻。

2,步頻慢受傷風險高。小步快頻會有效防止跑步傷痛。

3,個子矮,更適合小步快頻。

上述第2點是最有殺傷力的。

但有研究指出,傳統認知認爲步頻慢,跑者步幅就大,跨大步的方式容易造成着地時膝過伸(屈膝角度較小)。這往往被看作是跑步傷痛的根源。

而事實並非如此。

即便是慢步頻跨大步,腳在下落着地時,還是會自然屈膝收腿準備着地。而且,慢步頻跑者屈膝緩衝幅度顯著大於快步頻跑者。

該研究還指出,在一定範圍內的慢步頻步會明顯增加受傷風險。

說到這,可能大家會問,我們優化跑姿有錯嗎?那倒不是。步頻慢的最大問題不是增加受傷風險,而是降低跑步效率。慢步頻,可能未必會增加受傷的風險,但會使得跑步吃力、效率低,能量消耗較大。

總結一下,這個研究主要有4點:

1,慢步頻跨大步未必增加受傷風險,但肯定降低了跑步效率,不夠節能跑得不夠經濟。而預防傷病,其實訓練肌肉能力纔是至關重要的。

2,過於追求小步快頻,甚至一味靠加快步頻來提速,也未必明智,同樣也會降低跑步效率。

3,每個跑者都有一個最合適自己的最佳步頻與最佳步幅。步頻並非越快越好,步幅並非越大越好。在跑步過程中,步頻和步幅兩項指標中的任意一個,都不可能無限增加。

4,小個子同樣可以有大步幅。身高腿長不是步幅的決定性因素。這與身體的柔韌性、靈活性、肌肉彈性和專項力量有關。

步頻與速度密不可分。速度不夠快,所有參數評價都很難看;速度夠快,所有參數評價都很好看。

這項研究是南京體育學院戴劍鬆副教授帶領團隊進行的。戴劍鬆與鄭家軒最終合著了一本《無傷跑法》:

在這本書,你還會被分享到包括但不限於以下觀點——

女性跑者在各個速度下的着地時間都比男性要短

跑步傷痛絕大部分是勞損

緩衝靠什麼?靠肌肉

不是所有的800米訓練都被稱爲亞索800

上坡練心肺,下坡練步頻

跑馬時應該是遵循心率而不是遵循配速

能力提高來源於超量恢復

合理地進行訓練和恢復,才能促進運動努力不斷提高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我發現這項研究的樣本並不很高,選取的是南京本地跑團爲主以及不跑步的普通人,共計98人。這個樣本是否具有足夠的覆蓋面,還不好說。但戴教授團隊對步頻進行統計學上的分析、比對,確實值得參考。

一直以來,跑圈滔滔不絕地鼓吹加快步頻,甚至任何問題都歸咎於步頻和跑姿。不過,究竟有多少實證、數據來支撐?然而並沒有。絕大多數都是經驗之談,或者口耳相傳。

我對此始終保持警惕,但苦於無能與無力,也就無法質疑。戴教授團隊的結論最終能否站得住腳,還有待實踐進一步證明,以及後來研究者的進一步量化研究。但至少爲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戶。

不要盲目迷信權威或傳統說法,或者不要迷信“數據解決一切”。歡迎更多的研究者,從更大更全面更科學的實驗室研究,去驗證或駁倒戴教授。真理,越辯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