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怪孩子數學差! 研究曝:問題可能「來自爸媽」
▲研究發現,討厭數學的家長,其子女數學能力普遍較低,甚至影響長期表現。(圖/CFP)
記者張方瑀/綜合報導
如果一提到數學就讓你頭皮發麻,那麼你的孩子未來可能也會遇到挑戰。研究發現,討厭數學的家長,其子女數學能力普遍較低,甚至影響長期表現。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最新研究顯示,有大約30%的人存在「數學焦慮」,可能導致手心出汗、心跳加速等生理反應。研究團隊針對義大利126名家長進行數學焦慮測試,並追蹤他們孩子的數學發展,結果發現,若家長對數字感到焦慮,孩子3至5歲的數學能力也相對較差。
更值得關注的是,這些學前階段數學較弱的孩子,大部分人的數學成績到8歲後仍無明顯進步。研究推測,當父母害怕數學時,家中較少數字遊戲與學習活動,使孩子接觸數學的機會減少。
即使家長試圖讓孩子透過遊戲學習數學,若本身缺乏熱情,可能無意間傳遞負面情緒,進一步削弱學習效果
研究主要作者、盧夫堡大學(Loughborough University)教授莫爾桑伊( Kinga Morsanyi) 建議,即使父母不擅長數學,仍可透過展現興趣與鼓勵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此外,培養成長型思維也很重要,理解在數學學習中犯錯不可怕,反而是成長的一部分,「父母可以改變態度,以更正向的語氣談論數學,理解學習數學不需要特殊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