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擬調整鄰里建設經費級距 議員:應增基礎金額
臺北市鄰里建設經費常用以舉辦裡內節慶活動、美化裡內環境等,依人口、土地面積不同,以30萬元爲基礎,等最高則可獲得50萬元。(摘自臺北市鄰里服務網/劉彥宜臺北傳真)
臺北市每年補助鄰里建設經費30萬元,並依人口、土地面積等最高補助50萬元,臺北市民政局規畫調整至最高70萬元,並預估可讓320個裡受惠。但議員擔憂,若沒有拉高基礎經費,原本領取30萬元補助的裡還是隻有30萬元。民政局表示,考量預算才採取調整級距方式。
鄰里建設經費以30萬元爲基礎,依人口、土地面積等最高提供50萬元,但因物價通膨,許多里長都認爲經費不足實有調漲必要,因此民政局今年多編列約1億5261萬,將上限提高至70萬。
國民黨議員遊淑慧指出,有些裡土地面積小但人口密集,30萬元根本不夠,應將基礎經費30萬元拉高,否則原本只有30萬元的裡經調整後還是隻有30萬,級距增加後還可能讓里長感到落差感。
民政局長陳永德指出,有里長希望可以將基礎經費30萬元提升至40萬元,但1年會增加許多預算,因此才改以級距方式因應。
民政局自治行政科長方英祖也說,雖基礎經費僅30萬元,但也提供每月3萬元補助,讓沒有活動空間的裡可自行租用場地,等於每年還是領取有66萬元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