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1987條標線人行道 改實體為0

臺北市有1987條標線型人行道設立10多年了,卻沒有一條改爲實體人行道,而且還有很多障礙物。本報資料照片

臺北市有1987條標線型人行道,北市府將從中挑選合適的道路升級爲「實體人行道」,但多年來升級完工數量爲零,且光是將近300公尺的標線型人行道,就出現55個包括電杆、電箱、燈座等障礙物。北市府承諾,今年會有5條路升級爲實體人行道,預計年底前完工,也會在7月底前清空障礙物。

臺北市議會昨進入總質詢,市議員李明賢指出,臺北市目前有1987條標線型人行道,卻時常被車輛違停或短短一條路充滿各種電箱、號誌杆及控制箱等障礙物,還有高低落差,寬度也不足最低90公分標準,無論行人或行動不變者,推嬰兒車、提菜籃者都得行走在大馬路。

李明賢說,標線型人行道是做爲實體人行道的過度方案,最後還是要有實體人行道,但標線型人行道設立10多年,北市府歷年會檢討提出升級的路段,截至目前連1條實體人行道都沒做。

李明賢舉例,2020年交工處建議做40條,新工處只同意10條、不同意30條;2023年建議54條,同意3條、不同意51條,是否新工處位階比交工處還大?

蔣萬安表示,自己和太太也會推嬰兒車,感同身受走在道路像是障礙賽,還會有高低差,對行人不方便,承諾在7月底前把寬度不足且有障礙物的人行道清空。

蔣萬安說,會設立申訴管道讓民衆即時反映,同時盤點還有多少條類似道路,着手做改善,針對淨寬未達90公分的道路,縮減車道給行人使用。

至於實體人行道進度,新工處說,2021年中央規定12米寬以下道路,人行道寬度要1.2米,但不少標線型人行道都未達標準,所以無法直接把90公分寬標線型人行道改爲實體人行道,但目前有62條大於1.5米寬的標線型人行道,會施作5條實體人行道,預計今年底完工。

交通局長謝銘鴻說,部分人行道加高後,橫向排水可能會出問題,最近有討論研擬替代方案,例如用欄杆做隔離,這可能是雙贏作法,勘查看看哪些能做實體、哪些設欄杆?做到人車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