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書》專題︱薛海波:跳出胡漢衝突視角認識東魏北齊史
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之《北齊書》
東魏北齊是由出身六鎮鮮卑的高歡及其諸子爲掌權者和皇帝,以鮮卑和鮮卑化的六鎮勳貴軍士爲軍隊主力,以河北大族等北方士族門閥爲文官的胡漢多族羣聯合政權。其存續時間較短(534-577),統治區主要在華北,並未一統北方,被原弱於自身的西魏北周所滅,如此東魏北齊應屬於中古史上不具重要地位的小王朝之列。人們對他的認識大多停留在皇室荒淫殘暴、官僚貪污暴斂、胡漢矛盾嚴重的表象之上。然而,東魏北齊是中古史大家陳寅恪先生重點關注的朝代,在其所論隋唐制度三源中,北齊繼承北魏是最爲重要的一源,在中古制度演進中起着承上啓下的關鍵作用,“凡江左承襲漢、魏、西晉之禮樂政刑典章文物,自東晉至南齊其間所發展變遷,而爲北魏孝文帝及其子孫摹仿採用,傳至北齊成一大結集者是也”(《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陳寅恪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出版社,2009年版,第3頁)。陳寅恪雖從制度源流上得出北齊繼承孝文帝漢化的結論,但並沒有繼續從制度視角探討東魏北齊政權性質及其滅亡原因,轉而從胡漢衝突視角,構建東魏北齊史研究框架,探討北齊滅亡原因。筆者擬就胡漢衝突視角與東魏北齊史研究談一下想法。
一、胡漢衝突視角與東魏北齊史研究的開展
用胡漢衝突視角研究東魏北齊史,發端於陳寅恪先生1940年代所提對東魏北齊胡漢關係的經典論述,“北齊鮮卑化的風氣極盛……這種民族成見以‘化’分,非以血統分。其表現爲佔據統治地位的鮮卑化人,反對、排斥與殺害漢人或漢化之人。北齊之所以會出現這樣一種反常情況,是因爲北齊的建立,依靠六鎮軍人。而六鎮軍人作爲一個保持鮮卑化的武裝集團,本是洛陽漢化文官集團的反對者。六鎮起兵是對孝文帝漢化政策的反動。這種反動,在北齊的鮮卑化中,表現出來了”(《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貴州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251頁)。從中可見,陳寅恪用胡漢衝突視角構建了東魏北齊史研究的大致邏輯框架,即東魏北齊史開端於北魏末六鎮軍人暴動,六鎮軍人是鮮卑化的武裝集團,鮮卑化意味着反漢化,鮮卑化人在統治集團權力鬥爭中排斥打壓漢人,着重強調胡漢關係中衝突矛盾一面。
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東魏北齊史研究初起階段,陳寅恪所採用胡漢衝突的視角成爲學界研究東魏北齊史的切入點。如週一良先生將鮮卑化引入對北齊統治集團權力鬥爭的研究中,提出北齊是“大鮮卑主義”時代,即鮮卑和胡化漢人統治者對地主階級的漢族高門一貫地採取壓制手段(《北朝的民族問題與民族政策》,《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50頁)。繆鉞先生將鮮卑化所導致的胡漢矛盾視爲東魏北齊政治的主流,認爲“反觀高氏,雖其所憑藉者勝於宇文,然並無調和漢人與鮮卑之方策,故東魏北齊四十餘年之中,其政治上常發生鮮卑與漢人之衝突,力量分散,齊爲周滅,此其一因”。他將東魏靜帝時高澄、高洋執政之際,漢人士族崔暹、崔季舒與鮮卑親貴勢力的權力鬥爭;廢帝高殷時的乾明之變;高緯時祖珽執政而被鮮卑親貴(確切地說應爲“恩倖”)排擠、崔季舒等漢族士人被殺等三次大事件,歸結爲三次胡漢鬥爭(《東魏北齊政治上漢人與鮮卑之衝突》,背景三聯書店,1963年版,78-94頁)。由此,學界對東魏北齊政治史研究基本上就是圍繞胡漢鬥爭所展開,在一定程度上胡漢衝突就等同於東魏北齊史。
用胡漢衝突視角研究東魏北齊史存在邏輯上的缺陷,如出身六鎮鮮卑的高歡及諸勳貴是否會因其自身濃厚鮮卑化,就必然要反漢化?學界也意識到胡漢衝突視角研究東魏北齊史的諸多侷限,在研究中加入新觀點和新因素。對北魏、北齊時期所謂胡漢衝突主要論據的“漢兒”一詞,蘇杭先生認爲“漢兒”僅指中原漢人或具有漢文化面貌的人羣,並不是一個“民族”或“文化集團”的稱號。東魏北齊時期“漢兒”劃分的基礎主要是政治因素,而不是文化因素。其時在六鎮集團中盛行的“漢兒”歧視,目的是爲了強化六鎮集團的族類身份邊界,以維護其在政治資源分 配中的特權地位(《“漢兒”歧視與“胡姓”賜與 ———論北朝的權利邊界與族類邊界》《民族研究》2018年第1期)。如孫同勳先生在認爲政權上北鎮胡人勢力大於中原漢化勢力同時,認爲在文化上漢化(文教制度)盛於胡化(《北魏末年與北齊時代的胡漢衝突》。《拓跋氏的漢化及其他——北魏史論文集》,稻鄉出版社,2015年版,213頁)。再如以往學界普遍從胡漢衝突探討北齊滅亡,呂春盛先生將東魏北齊不斷鞏固君權的政治因素引入東魏北齊史研究,認爲君權轉移問題和胡漢衝突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是導致北齊滅亡的結構性因素,而產生此種不解之局的原因在於東魏之初高歡與懷朔勳貴共有政權,在北齊高氏皇帝與宗室共掌政權的分權結構(《北齊政治史研究——北齊衰亡原因之考察》,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7年版,5-8頁,267-271頁)。
從十六國北朝胡漢關係大勢看,胡漢衝突是胡漢關係的一方面,胡漢交融也是胡漢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胡漢衝突視角僅能看到東魏北齊所謂的“鮮卑化”,繼承孝文帝漢化改革的北齊就被忽視。因此,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至今,學界逐漸對用胡漢衝突研究東魏北齊史的思路模式提出質疑和否定。如黃永年先生《北齊政治鬥爭的真相》一文對繆越先生三次胡漢鬥爭的觀點,他提出“鮮卑勢盛是否會引起漢人與鮮卑的相爭?漢人失敗,民族問題不能解決是否就會亡國?”的質疑,認爲東魏北齊政治鬥爭多與民族鬥爭無關,而多是文人與武人、文人與勳貴的鬥爭(《六至九世紀中國政治史》,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版,9頁、39頁)。胡勝源先生則認爲東魏政治的主軸乃對孝文帝政治遺產的推崇。表現在高歡高度尊奉孝文帝曾孫孝靜帝、高洋篡位遭遇重重困難及大殺元氏等點上。而北齊一系列政治鬥爭主要是在於諸帝維護皇權所致,也與胡漢衝突無關(《東魏北齊的政治與文化問題新探》,臺灣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212頁)。
綜上,從胡漢衝突視角出發研究東魏北齊史,是中古學界認識東魏北齊族羣關係、政局演變及其滅亡的常用思路。隨着研究推進,其侷限也越發明顯,學界也在改進乃至質疑、否定胡漢衝突視角,嘗試發現被胡漢衝突、鮮卑化掩蓋的多面北齊。
二、北魏末六鎮暴動、爾朱榮專權沒有改變北朝社會漢化大勢
1940年代陳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中認爲由鮮卑化的六鎮軍人所發起的六鎮之亂(暴動)是北朝後期政治社會由漢化轉向胡化的轉折點,“故自宣武以後,洛陽之漢化愈深,而腐化乃愈甚,其同時之代北六鎮保守胡化亦愈固,即反抗洛陽之漢化腐化力因隨之而益強……其後高歡得六鎮流民之大部,賀拔嶽、宇文泰得其少數,東西兩國俱以六鎮流民創業,初自表面觀察,可謂魏孝文遷都洛陽以後之漢化政策遭一大打擊,而逆轉爲胡化,誠北朝政治社會之一大變也”(略論稿,48頁)。
根據筆者在《5-6世紀北邊六鎮豪強酋帥社會地位演變》研究,統領六鎮軍人的六鎮豪帥並非一個整體,而是分爲具有“良家子”身份、在北魏統治集團出身地位不高、掌握軍鎮軍政權力的良家豪帥;承擔兵源賦役調發,以被征服者身份強行被北魏國家遷至六鎮的高車等衆多胡族部落豪帥。六鎮暴動性質主要是由在軍鎮內部沒有地位的匈奴、高車等胡族部落豪帥領導,以高車部落兵爲主體,爲生存反抗當地軍鎮壓迫的抗暴鬥爭,大多數六鎮良家豪帥爲保住在當地政治和經濟利益,站在軍鎮和洛陽漢化朝廷一邊,成爲鎮壓暴動的重要力量,六鎮暴動沒有反抗洛陽朝廷、反漢化的性質。因此,東西魏是由六鎮軍人所建,六鎮暴動作爲東魏北齊史的開端沒有問題,但不能作爲就從胡漢衝突視角研究東魏北齊史的邏輯起點。既然如此,由六鎮暴動引發的爾朱榮專權,能否作爲胡漢衝突視角研究北朝後期史的起點,如陳寅恪所論是對孝文遷都洛陽以後之漢化政策遭一大打擊,而逆轉爲胡化,誠北朝政治社會之一大變呢?
六鎮暴動後,盤踞並、肆的契胡酋帥爾朱榮統帥的親族部落與被其收容的六鎮豪帥組成的聯合武裝,成爲北方軍事實力最強的政治軍事集團。爾朱榮借孝明帝被毒殺爲由,南下洛陽擁立宗王元子攸爲帝(孝莊帝)奪取執政權。胡風尚武的爾朱榮與洛陽胡漢門閥有較深隔閡,如爾朱榮遣人徵詔門閥穆紹,穆紹“以爲必死,哭辭家廟”(《魏書》卷二七《穆崇傳》)。爾朱榮發動河陰之變大肆屠殺洛陽朝廷的胡漢門閥,其原因是如其所說“責天下喪亂,明帝卒崩之由,雲皆緣此等貪虐,不相匡弼所致”(《魏書》卷七四《爾朱榮傳》),並非爲反漢化。孝文帝改革所建立的門閥體制和政治經濟制度,使漢族門閥大族與北魏皇帝、宗室和勳貴結合在一起。胡漢門閥普遍支持孝文帝改革,“分氏定族,料甲乙之科;班官命爵,清九流之貫。禮俗之敘,粲然復興,河洛之間,重隆周道”(魏書》卷二四《崔僧淵傳》)。
爾朱榮雖武力強大,但也無法與尊崇孝文帝改制的社會潮流對抗,其十餘萬武裝也不足以控制遍佈世家大族私人武裝的整個北方。因此,爾朱榮集團既無威望又無實力,推翻孝文帝所開創以門閥製爲核心的漢化制度。這是他發動河陰之變後精神恍惚打消其稱帝念頭,只能轉而尊奉魏帝,建立霸府遙控朝政,採取將家族親信安插到漢化官僚體制之內的方式專權,“身雖居外,恆遙制朝廷,廣佈親戚,列爲左右,伺察動靜,小大必知。或有僥倖求官者,皆詣榮承候,得其啓請,無不遂之”(《魏書》卷七四《爾朱榮傳》)。
爾朱榮專權是孝文帝漢化改革後殘存的鮮卑化軍事勳貴,大力提拔中下層寒人,企圖解決門閥體制貪污、重文輕武等諸多缺陷的嘗試,“六合寧一,八表無塵,然後共兄奉天子,巡四方,觀風俗,佈政教”(《魏書》卷七四《爾朱榮傳》)。爾朱氏雖沒有廢除門閥制的想法,但仍對高度漢化的北魏皇室、胡漢門閥的政治特權構成巨大沖擊。爲維護自身特權和利益,洛陽胡漢士族聯合對爾朱榮專權不滿的孝莊帝將爾朱榮謀殺。隨即爾朱兆等爾朱氏核心成員以爲爾朱榮報仇爲名,攻佔洛陽。爾朱兆攻入洛陽後大肆報復,“兆營於尚書省,用天子金鼓,設刻漏於庭,撲殺皇子,污辱嬪御妃主,縱兵大掠,殺司空臨淮王彧、尚書左僕射范陽王誨、青州刺史李延寔等”(《資治通鑑》卷一五四《樑紀十》武帝中大通二年[530]十二月甲辰條)。爾朱氏誅殺皇帝,擅行廢立的不臣之舉,使其在政治上徹底破產,遭到擁有政治權威的胡漢門閥士族的一致反對,在地方上擁有宗族部曲勢力的漢人士族門閥更是不能容忍。這使爾朱兆、爾朱世隆等人重掌政權後空前孤立,只能控制朝廷和幾個戰略要地,各自爲政,“爾朱兆之在晉陽,天光之據隴右,仲遠鎮捍東南,世隆專秉朝政,於時立君廢主易於弈棋,慶賞威刑鹹出於己”(《魏書》卷七五《史臣曰》)。爾朱兆等人缺少掌握漢化政體的能力,圍繞擁立皇帝及隨之而來的權力分配問題幾乎兵戎相見(《魏書》卷七五《爾朱彥伯傳》)。以上是爾朱氏在高歡六鎮軍和河北大族聯合討伐下,經廣阿、韓陵之戰後就土崩瓦解的原因。
由此,爾朱榮家族爲代表的鮮卑軍事勳貴與以魏帝爲代表的胡漢門閥之間的相互殘殺,是爭奪統治權的鬥爭,不是廢除孝文帝漢化典章制度之爭,更非北朝社會漢化還是胡化的演進趨勢之爭。孝文帝漢化改革後士族化、胡漢交融是中國北方社會發展的趨勢,不會因爲鮮卑化軍事勳貴集團短暫掌權和武力衝擊而改變。從一度掌握朝政的爾朱榮軍事集團驟興驟亡來看,與這一趨勢相背離,即使軍事力量強大,部落組織有力,能夠依靠武力大力屠殺門閥士族,也擺脫不了集團崩潰速亡的結局。
三、胡漢衝突視角無法深究東魏北齊繼承孝文帝改制及滅亡原因
爾朱榮死後,六鎮武裝大多被出身六鎮鮮卑化的漢人高歡所掌握。高歡是六鎮暴動的參與者,六鎮鎮民縱橫河北胡漢仇殺的親歷者,發動河陰之變的主要策劃者。他深知得不到河北大族的容納使六鎮鎮民無法在河北紮根,大殺士族挑戰門閥秩序造成爾朱榮身死族滅,僅靠掌握十餘萬六鎮武裝無法與在地方上擁有強勁武力的門閥大族長期對峙,要使跟隨自己的六鎮鎮民在北方漢地生存下去,必須要尊奉魏帝,維護門閥制,保證胡漢門閥的政治經濟利益和文化。這是高歡及所率領六鎮豪帥能得到河北大族支持,消滅爾朱氏,戰勝企圖獨攬朝政的孝武帝元修和洛陽胡漢門閥挑戰,建立東魏的原因。
河北大族是孝文帝漢化改革的受益者,高歡要保持與和河北大族的聯合關係,就要保存維護建立在均田和三長制上,由河北大族主導的華北社會;承認河北大族及與其關係密切的北魏宗室、胡漢門閥士族的地位乃至權力,由此,東魏得以全面繼承孝文帝漢化改革後的制度典章。這其中雖有高歡與宇文泰在政治上爭奪北方正統的考慮,但如上所論,孝文帝漢化改革後形成的門閥社會結構,已然不是十餘萬鮮卑武裝所能改變。這是高歡及其所率的六鎮鮮卑將士選擇與河北大族合作,接納北魏宗室洛陽胡漢門閥,繼承孝文帝漢化改革,將都城定在象徵中原文化的鄴城,順應改革後胡漢交融大趨勢的根本原因。
東魏是高歡所率六鎮豪帥、河北大族與北魏宗室胡漢門閥,在反抗爾朱氏專權過程中相互聯合妥協的結果。這使三方都要在政治上做出相應的調適。華北主要州郡和地方基層社會處於河北大族控制之下,至北齊初河北大族勢力仍十分強大,“一宗近將萬室,煙火連接,比屋而居”的龐大規模(《通典》卷三《食貨三·鄉黨》注引《關東風俗傳》)。受遊牧經濟形態和部落組織、應對西魏軍事拉鋸、緩和六鎮鎮民河北暴動後仍然存在的胡漢矛盾等因素影響,在鮮卑化的六鎮勳貴鎮民並沒有分散定居到河北,而是集中安置在行使軍政實權的霸府晉陽及周邊,轉變爲軍隊將領和受國家直接控制的軍戶。曾主導北魏洛陽朝廷的北魏宗室、洛陽胡漢門閥士族,轉變爲具有文化優勢、社會影響力的中央化文官。門閥士族集中的鄴都朝廷主要是處理國家日常行政,處於晉陽霸府九州軍士的武力威懾之下。東魏由此形成以軍領政的二元政體,誰掌握晉陽兵權,誰就稱帝,主導鄴都朝政,士族門閥就投靠誰。這使東魏北齊政爭主要是圍繞軍權展開,所謂文武之爭、胡漢衝突是表象。東魏軍政分離、高度發達的門閥制與濃厚胡族部落色彩的軍戶制、晉陽核心軍事區與鄴城政治經濟中心區分離等結構性缺陷,並沒有隨高歡子高洋代魏建齊而解決,相反上述結構性缺陷彼此作用,導致北齊內亂不斷,由強變弱,被北周所滅。因此,東魏建立之初實際上就埋下了日後強而被滅的歷史宿命,這顯然無法從胡漢衝突視角加以解釋和挖掘。
餘論:胡漢衝突視角無法認識東魏北齊胡漢交融的深度
陳寅恪先生指出北齊西胡化的風氣也很盛。所謂“西胡化”是指那些鮮卑或鮮卑化貴族,沉溺於西域的歌舞、遊戲與玩物中,甚至想做“龜茲國子”。北齊起用了大批西域胡人,專門從事遊樂。促使北齊西胡化的胡人,大多是北魏洛陽西胡的子孫。鮮卑勳貴最反對漢化,卻最熱心西胡化(講演錄,252頁、254頁)。北魏都城平城是歐亞絲路進入中原的重要樞紐,西域胡人和異域奢侈品在北魏皇室和宗王勳貴的交往和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如按陳寅恪先生西胡化定義,平城時代北魏統治集團就已在鮮卑化之上帶有相當程度的西胡化特徵。因此,北齊西胡化不應僅歸結爲是北魏洛陽西鬍子孫的影響,而應當追溯到北魏前期平城時代的西胡化。陳連慶先生指出北魏後期大批西域商胡來到洛陽,與遷到洛陽轉變爲門閥的拓跋宗室鮮卑勳貴喜好購求西域貴重商品有關(《漢唐之際的西域賈胡》,652頁)。追求異域奢侈品和奢侈之風自西晉以來就是門閥士族的風範,洛陽胡漢門閥喜好西胡器物和鬥富在《魏書》《洛陽伽藍紀》中也多有記載。可見,西胡化也是北魏宗室和鮮卑勳貴門閥化漢化的產物。孝文帝漢化改革禁胡語、胡服主要是在朝廷之上,定居洛陽的拓跋宗王、勳貴仍在語言、服飾等多方面保持着鮮卑特徵,因此,西胡化與鮮卑化、漢化並不衝突,而是在漢化的鮮卑宗王勳貴身上交融在一起。
東魏北齊是整體繼承孝文帝漢化改制的政權,洛陽的奢侈浮華之風也移植到鄴都,“浮巧成俗,雕刻之工,特雲精妙,士女被服,鹹以奢麗相高,其性所尚習,得京、洛之風矣”(《隋書》卷三〇《地理志中》)。這使掌握統治權的高歡及北齊諸帝、宗室和六鎮鮮卑勳貴要維持政權運轉,與河北大族、原洛陽朝廷的胡漢門閥共處,就要遵循孝文帝漢化之路,與高度漢化的北魏帝室、宗王及胡漢門閥士族聯姻,改鮮卑名爲漢名,攀附漢人高門籍貫,以漢語爲朝廷通用語(胡勝源:《東魏北齊鮮卑漢化的幾個跡象》,《人文中國學報》第32期),在其過程中也吸收了北魏洛陽胡漢交融之風,在鮮卑勳貴聚居地太原出土《北齊徐顯秀墓壁畫》《北齊婁睿壁畫》中有充分反映。如在服飾上,勳貴夫人身穿交領大袖襦裙,窄袖袍爲胡服,大袖襦裙爲漢家衣裳;在所用樂器上,既有中原漢地的笙簫,又有傳自西域的胡琵琶;在出行上,牛車鞍馬組合既保持了鮮卑的齊射之風,又吸收了魏晉士族風尚;在經濟上,勳貴們在轉變爲大土地主同時,也享受着異域奢侈品與胡商駝隊有密切往來(苗子兮:《觀我生:壁畫上的中國史》,194-214頁)就河北大族、原洛陽胡漢門閥來說,無法改變高齊皇室、鮮卑勳貴掌握軍權的局面,只能與其共處,彌合文化觀念生活習俗上的隔閡,其自身也融入一定程度的胡化因素,如與高齊皇室、勳貴聯姻,學習鮮卑語、西域胡樂、胡舞、胡畫、吃胡食、用胡牀、篤信佛教等等。胡化因素也影響到漢人士族的家庭倫理。如受鮮卑婦女參與政務習俗影響,鄴都門閥士族貴婦紛紛參與家族事務,“鄴下風俗,專以婦持門戶,爭訟曲直,造請逢迎,車乘填街衢,綺羅盈府寺,代子求官,爲夫訴屈。此乃恆、代之遺風乎?”(《顏氏家訓·治家篇》)
總之,與北魏孝文帝依靠皇權推動漢化不同,東魏北齊胡漢族羣關係的主流是在維繫共建政權、維繫合作政治關係的大環境下,彼此自覺吸收兼容對方文化因素互動凝聚,在胡漢交融中實現在漢制中融入胡制,胡制改造漢制的過程,即中華化。因此,如跳出胡漢衝突視角,用胡漢交融中華化進程的角度,解釋東魏北齊史的政體及統治集團的權力衝突乃至滅亡,應會得到新的史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