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徵集推廣低碳消費品

本報記者 楊天悅

人走燈滅、按需用能,公共建築用能“無人駕駛”實現節能率超30%;臨期食物集中上架低價出售,累計減少1.3萬噸碳排放;二手物品回收流轉,減碳效果相當於種了3647.5萬棵樹……昨天,市發改委在北京未來設計園舉辦2024年全國生態日北京宣傳活動。本市首批“低碳消費品推廣目錄”徵集評選同步啓動,爲消費者選購低碳飲品提供指南。

樓宇改造年省電費95萬元

人員走進辦公空間,LED燈光根據環境光線情況自動亮起;人員離開後,傳感器控制燈光和空調關閉。泰寶隆這套自適應空間智能物聯管理系統,正在實現公共建築用能的“自動駕駛”。

“空調、新風、環境監測、窗簾、插座、投影儀等,辦公空間中的方方面面,用戶都可以通過這套系統聯動集中管理。”公司總經理宋向陽介紹,這套系統已在多個辦公樓宇應用。以北京林業大學森工樓等樓宇節能改造工程爲例,平均節能率約達66.47%,每年節約電費95萬元,減少碳排放1263.18噸。

日常生活中,二手閒置交易也是大衆參與度最高的低碳環保行爲之一。以手機爲例,平均一臺新手機在全生命週期中會產生49千克的碳排放,通過二手交易流轉,則可以實現25千克碳減排。家用電器二手交易可實現的碳減排量更高,平均值達130千克。“截至2023年底,通過平臺回收已累計減少碳排放411.3萬噸,相當於種了3647.5萬棵樹。”二手閒置交易平臺轉轉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向消費者推薦低碳飲品

近年來,我國陸續發佈一系列低碳技術和產品目錄,爲加快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不過,涵蓋範圍多集中在工業品,對於居民日常生活消費品覆蓋較少。

昨天,本市低碳消費品推廣目錄(2024)徵集工作啓動。這是本市首次開展“低碳消費品推廣目錄”徵集評選活動,第一批徵集對象爲在京銷售的牛奶、飲料、啤酒等飲品。經過爲期兩個月徵集和評選後,主辦方將面向社會發布推廣目錄,向消費者推薦低碳飲品。

業內分析認爲,從消費側推廣低碳產品,有利於促進生產企業投入更多經費及技術生產綠色低碳產品,從而形成健康的低碳產品市場生態。

將推動綠色技術產業化

消費領域的低碳轉型與普通市民生活息息相關,而在宏觀層面,本市也在綠色發展各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市發改委副主任來現餘介紹,十年間,本市環境質量持續改善,PM2.5年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64.2%,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增加95天;累計疏解一般製造業企業超3000家,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112家。

此外,能源綠色轉型步伐加快,上半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達288.8萬千瓦,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佔全市總髮電裝機規模比重達20.8%,全市綠電消納規模達197億千瓦時,同比提高17.9%。截至今年6月,全市有效綠色技術發明專利數量達約5.7萬件,綠色信貸餘額超2萬億元。

來現餘表示,下一步,本市將從加快形成國際綠色技術創新中心、着力發展戰略性基礎性綠色產業、建設綠色基礎設施、促進綠色消費、弘揚綠色文化五個方面進一步推動綠色發展,將北京的綠色技術創新資源優勢轉化爲產業優勢,聚焦碳達峰碳中和,加強原始創新,推進底層和顛覆性技術突破,推動低碳和零碳技術裝備攻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