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型基金經理大舉引進新人,被動投資大發展,公募從業者更多轉型機會
財聯社8月21日訊(記者 李迪)今年,被動型基金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熱潮,多隻被動投資產品涌現,市場上也誕生了多位專注被動投資的新人基金經理,其中不乏擁有豐富經驗的資深人士。
這些基金經理不少是從別的公司跳槽而來,這也體現出部分公募爲迅速發展被動投資業務,正積極吸納外部人才。展望未來,業內人士認爲,我國被動投資發展前景仍然廣闊,跨境產品、定製化產品等方向值得關注。
一大波“被動型”基金經理“上新”
據同花順數據,殷欽怡、單寬之、楊斯琪、鄧雅琨、楊戀令、賀方舟、李博揚、宋施怡、潘水洋、李慶陽等專注被動投資的基金經理於今年首次擔任基金經理職務。
上述於今年首次擔任公募基金經理的人士中,不乏證券從業年限超10年的資深人士。以李慶陽爲例,他於2010年加入博時基金,歷任高級程序員、高級系統運維經理。2016年調任博時資本,任投資經理。2018年再次加入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24年2月2日起開始擔任基金經理職務。截至二季度末,其管理規模爲5.52億元。
宋施怡的證券從業年限也超過10年。她於2013年7月至2023年9月就職於上海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金融工程部,歷任助理分析師、分析師、高級分析師、資深高級分析師等職務。2023年10月起加盟浦銀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任指數與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之職。2024年3月13日擔任浦銀安盛創業板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由於被動投資產品的規模、數量持續增長,基金公司對人才的需求隨之增加,擅長被動投資的基金經理“上新”也是正常現象。以被動投資產品中的ETF基金爲例,今年上半年,我國ETF產品就實現數量、規模雙增。截至6月30日,ETF產品數量爲973只,與2024年年初相比76只;ETF產品總份額超2.2萬億份,與今年年初相比增加1941.44億份。
對此,一公募機構銷售人士對記者表示,“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主動投資人人喊打,再加上構建平臺型公募已經成爲行業共識,被動投資迎來發展機遇,這也推動被動投資型基金經理的‘上新’。過去,主動投資策略備受青睞的時候,做被動投資的基金經理被邊緣化。但現在,主動投資策略將近全軍覆沒,被動投資基金經理的地位和市場信任度得到了提升,這也吸引了更多優秀人才的加入。”
被動投資發展迅速,公募從業者更多轉型機會
上述專注被動投資的“新人”基金經理中,部分基金經理是近一年左右從別家公募跳槽來的。
以單寬之爲例,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他曾任華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助理等職位。2024年2月,他正式加入華夏基金,歷任數量投資部研究員,基金經理等職位。
易方達基金李博揚也是從別處跳槽而來。2020年2月至2023年7月,他歷任南方基金量化交易員、量化及指數研究員。2023年8月,他加入易方達基金,2024年4月起,他開始擔任基金經理職務。
再以楊戀令爲例,2016年7月至2019年3月,她於天風證券擔任固定收益總部宏觀研究員;2019年3月至2023年6月,她於泰康基金擔任投資部宏觀研究員職務;2023年6月,她正式加入天弘基金,2024年5月起開始擔任基金經理職務。
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多數主動投資型基金經理降薪、失業壓力增大,想要跳槽到大型公募更是難上加難。而與此同時,專注被動投資的基金經理受益於被動投資的快速發展,獲得了更多的職業機遇。
此外,許多被動投資發展得好、需要吸納被動投資人才的基金公司都是大型公募,這意味着,被動投資型基金經理跳槽到大公司的機會在增多。
一公募研究員對記者表示,“對於專注被動投資的基金經理來說,肯定是更希望跳槽到大公司。主動型基金經理如果自身實力過硬,還有可能憑自身品牌吸引大量客戶和資金,實現比較好的發展。但被動型投資的發展是非常依賴平臺實力的,大公司的產品規劃能力、渠道能力都更強,能給被動型基金經理提供更多賦能。”
被動投資仍前景廣闊
參考海外成熟市場經驗,2008年時,美國共同基金市場中,主動管理權益基金因金融危機而發展受阻,但被動型權益基金卻依然實現明顯淨申購。自此之後,美國的被動型基金髮展提速,大量資金流入ETF和指數基金。
如今,我國在熊市之下,也出現了被動投資發展勢頭壓倒主動投資的現象。華泰證券指出,境內近年主動權益基金業績不佳,相對滬深300的超額收益有所衰減,被動投資受到追捧,趨勢加速顯現。
展望未來,不少業內人士指出,我國被動投資發展前景仍然廣闊。海通證券指出,被動基金方面,往未來看,若我國ETF制度建設和相關體系進一步完善、整體市場投資理念進一步成熟,我國以ETF爲代表的被動型基金髮展或將持續提速。
雖然被動投資領域如今競爭積累,但定製化指數、跨境產品依然可以成爲被動投資的新發展機遇。跨境產品方面,可以開拓更多產品抓住新市場的機遇,定製化指數方面,可以從因子純度、超額收益的獲取能力、多樣化數據來源等方面細化指數編制,來更好地迎合市場、資金、客戶的需求,從而博得市場青睞。
此外,可持續發展得趨勢也可以爲ETF產品帶來發展機遇。中金公司認爲,可以考量議題與指數優化兩條思路。第一,議題角度,關注對應ESG議題的純度,通過ESG策略與Beta結合的方式組合;第二,指數優化角度,可以考慮新的加權方式,如限制ESG指數與母指數間跟蹤誤差的同時最大化ESG得分,這樣能夠在指數表現與母指數保持接近的同時提升組合ESG得分,這樣從主流寬基指數向表現相近的ESG指數遷移的成本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