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楊哥怒批,被王海打假,“直播一哥”李佳琦又要翻車了?
“雙十一”臨近,各種和促銷有關的話題又再次不出意外地熱起來了。但今年的情況,似乎有點不一樣,就連帶貨主播之間也“掐”起來了。
日前,“大楊哥怒批李佳琦挾持商家”的消息登上熱搜榜首。據多家媒體報道,10月24日,在“瘋狂小楊哥”直播間,大楊哥稱李佳琦控價控庫存,導致小楊哥直播間大牌多數被下架。在直播間,大楊哥稱某品牌庫存有一百個,李佳琦賣七八十個,商家一定和他合作,賣得多了就有權利,挾持商家,表示某平臺官方也很無奈。小楊哥則稱某大牌價格比李佳琦低,不能賣,商品鏈接只能下掉。
簡單說就是,大小楊哥抱怨自己和其他平臺賣的某大品牌的價格比李佳琦直播間的售價要低,而被對方發函,相關商品鏈接都被下掉。再用更通俗的話來講,大小楊哥所抱怨的實際問題,就是李佳琦憑藉頭部流量支撐的“定價權”,似乎讓其他主播乃至平臺都“無路可走”。
事實上,在這之前,李佳琦和京東方面也就某款商品的定價權發生了爭執。京東方面表示,我採購的商品,自行給予補貼,自然擁有定價權。而曝光的李佳琦與某品牌方的協議則顯示,雙份簽訂了“底價協議”。所以,品牌方也強調其他平臺無權比李佳琦直播間賣得更便宜。
客觀說,李佳琦作爲頭部主播,擁有更大的定價權,這個有其合理性。比如,品牌方可能也願意和這樣的頭部主播合作,希望能夠“以價換量”。但問題在於,李佳琦方面固然可以賣低價,但是不是就等於可以剝脫其他平臺和主播賣“更低價”,則顯然成了問題。如果這樣的邏輯成立,背後可能就無法迴避一個關鍵問題——這是不是就等於誰的流量大,誰就可以壟斷某款商品的“定價權”?毫無疑問,如果是這樣,誰能保證有真正的“最低價”?到頭來,是不是消費者又默默承受這一切?
當然,有人或許會說,品牌方有自主定價權,想給誰“最低價”就“最低價”。李佳琦方面也迴應稱,價格是品牌方制定的,並不是他個人決定的。但是,無論是品牌方還是李佳琦方面,如果平臺方面採購來的商品,自己願意自行補貼以更低價賣出,這種權利是否應該被尊重?
不得不說,這裡面涉及主播與主播之間,主播與平臺之間,品牌方與主播之間,品牌方與平臺之間的多重博弈,確實有一定的複雜性,箇中內情大家也只是看個熱鬧。但是,從正常市場競爭的角度,無論是任何一方建立了絕對的價格“壟斷權”,恐怕都是讓人不安的,不僅不利於市場競爭,也與消費者的權益形成衝突。近年來,相關部門一再強調要嚴厲打擊“二選一”行爲,就是這樣的邏輯。而這一次,作爲頭部主播的李佳琦,同時遭遇主播同行與平臺的“叫屈”,是不是真的撞到了“槍口”上,可能考驗相關部門的裁定尺度。
應該說,這裡面的爭議不是今天才有的。在直播帶貨興起後,類似的爭議實際早就存在。只不過,這一次由於多個頭部主播和平臺都陷入紛爭,自然鬧得更大了。到底誰有理,大促銷之下的“定價權”到底該如何合理界定,也是需要有個權威的說法了。
不過,就李佳琦個人來說,遭遇這樣的紛爭,顯然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很多人應該都知道,作爲“直播一哥”,李佳琦這一年多可謂是多事之秋。就在前不久,還因爲花西子事件而遭遇廣泛質疑,整體社會形象受到明顯衝擊。而這次在“雙十一”促銷剛剛開始之際又陷入“二選一”之爭,不得不讓人爲之捏一把汗。
頗爲巧合的是,就在這幾天,打假人王海發佈視頻稱,消費者在李佳琦直播間購買“鴛鴦金樓”和田玉項鍊,鑑定結果爲“碳酸鹽-透閃石質玉項鍊”,根本不是和田玉。那麼,面對一連串的爭議,“直播一哥”如何平息爭端,又能否再次“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