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2民眾飯店用餐卻「姑婆芋中毒」 竟是餐盤惹禍
鄭維智表示,若是把姑婆芋葉子當作「餐盤」,若對葉子進行切割、凹折就可能有汁液流出來導致中毒。記者鄒尚謙╱攝影
到飯店用餐卻「食物中毒」,姑婆芋又出現誤食事件。今年10月有2位民衆到飯店酒吧用餐,吃下炒飯後卻出現喉嚨刺痛、吞嚥困難等症狀,調查後發現是盛裝炒飯的「姑婆芋」惹禍。食藥署提醒,姑婆芋與芋頭兩者外觀極爲相似,一般民衆較不易辨識,可透過「滴水」方式確認;而肇事飯店也依照食安法要求限期改善。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今年10月有2名民衆,晚上到北部某渡假酒店大廳酒吧用餐,食用炒飯後,短短10分鐘內就出現「中毒症狀」,一開始先是嘴脣、喉嚨刺痛,後續出現吞嚥困難的等症狀,經過地方衛生局調查後,是因爲炒飯底鋪有鋪墊葉片,採樣鑑定後爲姑婆芋。
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鄭維智表示,若是把姑婆芋葉子當作「餐盤」,若對葉子進行切割、凹折就可能有汁液流出來,姑婆芋「全株有毒」,因此便會中毒,而本次飯店餐廳業者,就是把姑婆芋葉子當餐盤,並對其修剪,導致葉片黏液混入食物當中,導致民衆中毒。
「滴水法可簡單辨別姑婆芋與芋頭。」鄭維智指出,姑婆芋與芋頭外觀極爲相似,一般民衆較不易辨識,但「芋頭葉上有絨毛」,水滴在葉面上,會形成一顆顆小水滴,盾形葉片、葉脈不明顯,葉面葉柄交接處呈深紫色,芋頭本身有紫色斑點;而「姑婆芋葉面光滑」,葉子是廣卵形、基部呈心狀箭形,水珠無法凝結,與葉面相接之葉柄呈綠色,地下莖細長,且偏黃色。
目前全案已由食安法處置,細節仍由地方衛生局調查。鄭維智表示,目前已要求業者限期改善、不得再犯,也提醒餐飲業者,應確認食材的安全性,並保存相關來源文件,且切勿將有毒植物入菜,亦不得作爲食品鋪墊或擺盤裝飾使用。
鄭維智提醒,部分有毒植物,即使經驗豐富的專家也難以辨識,且不同種類的有毒植物所引起的中毒症狀不盡相同,輕則腸胃不適,重則傷害中樞神經系統,甚至危及性命,因此,民衆切勿自行採摘或食用來路不明的野生植物。
鄭維智指出,姑婆芋與芋頭外觀極爲相似,但「芋頭葉上有絨毛」水滴在葉面上,會形成一顆顆小水滴,而「姑婆芋葉面光滑」水珠無法凝結。圖/食藥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