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反覆發炎、纖維化 13歲童爲「包莖」所困

呂謹亨醫師表示兒童只有這幾種情況下才需要施行包皮手術。(陳淑娥攝)

呂謹亨醫師示意包皮槍使用。(陳淑娥攝)

呂謹亨醫師表示兒童只有這幾種情況下才需要施行包皮手術。(陳淑娥攝)

13歲陳姓男童包皮因無法自然推開,出現反覆發炎纖維化情況,確診有結構性異常的包莖問題,他採取新式微創包皮槍環切術完成治療。童綜合醫院泌尿科呂謹亨醫師表示,剛出生男嬰幾乎有包莖現象,青春期有95%以上男孩龜頭就會自然露出。

陳姓男童的包皮無法順利自然推開,龜頭翻不出來致清洗不易,出現包皮反覆發炎且開始有纖維化情況,加上龜頭處紅腫疼痛,有時還流出膿水,使男童時常哭鬧不安,多次經過衛教清洗與用藥治療但仍持續發生,童綜合醫院泌尿科醫師呂謹亨看診後,確定男童有結構性異常包莖問題。

呂謹亨表示,剛出生男嬰幾乎都有包莖現象,包皮內層和龜頭粘合無法分離,但隨着年齡增長,包皮會慢慢往後退。依臨牀研究,一歲約有50%持續有包莖現象,成長到16歲,無包皮過長開口狹窄包莖男孩都可將包皮往後退而露出整個龜頭。

根據臺灣小學調查得知,三年級前僅4成小朋友包皮和龜頭完全分開,此後分離率大增,到了六年級已有8成會完全分開,青春期就有95%以上男孩完成此一成長過程,但最後不是每個人都會露出龜頭。

呂謹亨指出,包皮主要功能可以保護龜頭,若出生時就割包皮,裸露龜頭有時會受刺激而變紅腫,特別是尿道開口黏膜處最容易受傷害,甚至引起潰瘍,日後造成尿道口狹窄。

加上嬰幼兒包皮垢與成人不同,在還沒暴露出時是無菌,像潤滑劑一樣協助包皮與龜頭分離,不須刻意用力剝開沖洗。因此如果不是基於宗教理由,目前醫界不建議出生嬰兒割包皮。

男孩隨着年紀而逐漸有包皮褪離現象,因此只要隨着包皮自然褪下後清洗即可,6個月後可嘗試輕推包皮,絕對不可用力翻下包皮清洗避免出現撕裂傷而增加細菌入侵與感染機率,甚至造成嵌頓性包莖須緊急手術避免陰莖缺血壞死。

呂謹亨表示,只有在幾種情況下才須於兒童期施行包皮手術,一是出現包皮炎龜頭炎,但必先處理髮炎,等急性期過後才能手術。;二是包皮的開口過小,當便溺時包皮會出現球狀膨起,尿液解完後仍會慢慢滴出,此時手術可以減少泌尿道感染機會;三是當包皮回縮到龜頭溝後方嵌頓,卡得太緊而無法拉回到原來的位置,陰莖有可能因而充血,形成一個腫環,很容易造成潰瘍,此時要在麻醉下立刻將包皮復位,並等消腫後早期割除;四是包皮反覆紅腫、疼痛,是因便溺後殘餘的尿積在包皮內,宜將包皮退出清洗,保持清潔,等青春期之後再進行包皮環狀切割術即可,只有經常發炎才需進行手術切除。

呂謹亨指出,無論是幼童或是成人,目前大多使用微創包皮槍環切術,手術時間縮短至5分鐘左右,出血很少且僅剩輕微疼痛,縫合處採用如釘書機方式快速地一次性完成,因此非常平整,縫合釘約10天后會陸續自動脫落,無須返院拆線,照護方便。相較之下,傳統割包皮手術需花費30分鐘至1小時以上時間,內層與外層分開環狀切除,電燒止血後再縫合,可能對陰莖表淺神經造成熱傷害,加上傷口一針一針的縫合,至少都超過12針以上,刀口長,手術耗時也容易疼痛,縫合處不如包皮槍平整,術後容易出血且傷口較難照護,癒合時間較久,需術後多次換藥

呂謹亨呼籲,雖然現在的割包皮可以使用微創包皮槍環切術,但如包皮與龜頭無法分開者、部分罕見嚴重包皮炎、包皮槍保護罩無法把包皮套住、患者有凝血功能問題、隱藏式包莖等等,在手術前都需要專業醫師特別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