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忙資金”真能幫忙嗎

近日,基金市場又現“幫忙資金”魅影。一隻去年底成立的主動權益類基金在運作3個月後,規模從14億元驟降到5000萬元以下。該基金髮布公告顯示,截至3月20日,基金已連續3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而根據合同規定,若連續50個工作日出現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或者基金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情形,該基金將被清盤。

從市場低迷時期逆勢“大賣”的爆款基金,到開放贖回後不到一週便超13億元遭遇贖回,再到現在即將跌破清盤線,這隻基金到底發生了什麼?在市場分析人士看來,大概率又是“幫忙資金”惹的禍。

所謂“幫忙資金”,就是在基金髮行階段,通過認購新基金幫助基金保成立,或者做大首發規模的資金。近兩年,由於市場行情的不溫不火,很多中小基金公司面臨着發行壓力,爲了讓產品規模達到成立門檻,很多公司不得不找“幫忙資金”救場,這在業內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從短期看,“幫忙資金”似乎真的可以解基金公司的燃眉之急,一方面可以幫助公司成立新產品,維護好公司聲譽,畢竟沒有公司想讓“賣不出產品”和自己聯繫在一起。另一方面“幫忙資金”的入場可以壯大產品的發行聲勢,一款炙手可熱的基金無疑會吸引更多投資者的目光,有利於後續的持續銷售。

但從長期看,“幫忙資金”帶來的潛在隱患遠遠大於前期收穫的利益,很可能幫了倒忙。首先,“幫忙資金”會對基金經理的投資管理帶來束縛,由於這部分資金存在於基金產品的建倉期,爲了避免後期贖回時出現明顯虧損,基金經理不得不採取保守的策略,甚至消極建倉,一些良好的投資機會也會因此錯失。其次,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幫忙資金”的拆借費用大概率需要動用基金公司自身的運營資金來支付,這進一步增加了基金公司的成本負擔。再次,若投資者發現“幫忙資金”大幅撤出,會對其持有信心造成衝擊,一旦引發集體贖回,基金產品最終也逃脫不了被清盤的命運。

更爲重要的是,“幫忙資金”的出現是對個人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一種侵害。在資本市場,個人投資者本身就具有信息不對稱的劣勢,“幫忙資金”的快速進出可能帶來基金熱銷的假象,誤導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同時,由於“幫忙資金”通常不會長期持有基金份額,一旦開放贖回便可能迅速離場,這會對基金淨值產生較大沖擊,最終買單的還是投資者。

爲了推動公募基金行業健康穩健發展,更好保護投資者權益,遏制“幫忙資金”的使用已刻不容緩。監管部門應儘快提升監管效能,加強對新基金髮行的審覈力度,對損害公衆投資者利益的機構依法予以嚴厲打擊。同時,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完善法律規定,逐步提高發行透明度,明確“幫忙資金”的認定標準,爲監管部門執法提供更好的法律依據。

基金公司也應該儘快摒棄依靠“幫忙資金”這種短視行爲,拿出更多精力用於自身的投研能力建設上面,用合理的回報來贏得投資者的信任,切莫爲了眼前的蠅頭小利反覆冒險,“飲鴆止渴”終究不是長遠之計。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馬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