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尾魚的分享喜樂 「貓漁夫」守候港邊等待打賞
漁港的流浪貓很聰明,漁夫正忙的時候,牠們會在遠處觀望,一定等到漁夫差不多收拾好,當場撿剩一些淘汰的、可能不上相的雜魚,貓咪纔會移動腳步,挨家挨戶去問「好心的大爺,今天有沒有魚可打賞啊」?
愛是與生俱來的,不過我們常常放棄了。快樂是可以製造的,但卻悄悄讓它錯失了。我和牠沒有共通的語言,但我們卻能一起分享快樂,看牠們吃飽,看牠們健康。牠們被愛了、滿足了,當我盡力,感受付出,去愛了,也就快樂了。
臺灣是海島國家,從前有許多漁港擔負島上人民的溫飽,雖然現在各地漁港的發展規模已經無法和往日榮景相比,但它們還保有最基本的運作,年輕的往外地打拼,還有老一輩的習慣出海捕魚,選擇留在當地看天吃飯、討海維生。
這些還有近海漁船停靠的小漁港,平日裡人潮不多,頂多就是在地人,還有在地貓。少了陌生人的地方,就是拍貓的好所在。所以不管我留在臺灣或往國外跑,拍貓的時候一定忘不了去一趟漁港,看看各地的貓漁夫有什麼不同,是不是一樣對某一種魚青睞有加、還是牠們反而愛玩曬在地上的魚網像在躲貓貓?
漁港停泊的大大小小漁船,每回歸來,必定都是滿載的漁獲,男人揮汗收起網子、將一整天的勞累與收穫往陸地丟,女人則在一旁開始幫忙卸貨、整理行當。而貓呢?住在漁港的流浪貓很聰明,漁夫正忙的時候,牠們會在遠處觀望,也不會貪心想擁有所有漁獲,一定等到漁夫差不多收拾好,當場撿剩一些淘汰的、可能不上相的雜魚,貓咪纔會移動腳步,挨家挨戶去問「好心的大爺,今天有沒有魚可打賞啊?」
我發現漁夫和貓咪好像存在一種默契,一隻貓大方走過來,就會有漁夫自動丟半尾魚給牠,好像知道每天的戰利品不管有多少,總要分一下在岸上爲他加油打氣、等待凱旋歸來的貓咪啦啦隊。
有的貓咪當下就狼吞虎嚥,有的還要去頭去尾只挑精華部位、真的把自己當成老饕食神,家裡有幼貓的、貓爸媽還要小心叼着生怕半路被搶、快步就溜得不見蹤影……牠們和人類的相處模式,有一種共生的喜樂默契,漁夫不討厭貓,貓也不會刻意破壞漁網(畢竟家貓都愛咬繩子,可是漁港的流浪貓很自愛,不咬魚網就有鮮魚享用,權衡之下當然要乖乖當個模範生啦!),貓的出現,好像也給漁夫帶來辛苦後的休閒樂趣。
我的快門閃個不停,眼前的景象怎麼構圖都是好的,我常說人心的溫暖,比任何拍攝技巧更重要,一個彎腰摸摸貓臉的動作,就是最美的畫面。
岸上的漁夫、流浪貓和幾隻飛來想分一杯羹的海鳥,構成的就是安分知足的生命場景。在這裡只有分享的喜樂,如果哪隻貓對眼前的魚無動於衷,一定是吃過別家的、吃撐了就把機會留給下一隻貓,再走到碼頭邊隨意蹲坐,聽聽浪花拍打港口的聲音,看夕陽在海平線另一頭慢慢落下。
一天的美好,就要在由藍轉黃的天色裡落幕了,港口的貓背影雖然孤單,但我知道,在純樸的港邊,牠並不寂寞。
貓語錄:老一輩的人有很傳統的觀念,但對待貓的時候,我倒是常發現極端的兩種方式。有的當貓是必須驅逐的動物,有的人卻覺得貓也無害、看久了反而可愛。我拍貓,但更重要的目的是教育人,鄉下地方的長輩們雖然每次看我拍貓都覺得不可思議,但是跟他們搏感情的時間一久,他們也會主動跟我分享貓咪趣事,他們不見得會因此養貓,但會漸漸接受貓的存在,這些拍攝流浪貓的經驗都是機會教育,我沒辦法改善所有流浪貓的生活、但我知道可以改變人們對流浪貓的看法。假如每個地方,都有幾個關心牠們、願意與牠們分享生活喜樂的人,這個社會是不是就會變得更美好呢!★作者貓夫人,她說愛貓就像呼吸空氣,是存在於生命周遭的樂趣。爲了拍貓,她上山下海;她拍貓,也救貓,因爲懂貓的生命價值,她許願與志工幫助街頭更多可貴的流浪生命。她總愛拿起相機,逢人便問哪裡有貓,有貓的所在,就有貓夫人的身影;有貓夫人的地方,就有流浪貓迷人又神秘的足跡。
★本文經凱特文化授權,摘自2013年1月出版《貓散步 Cat Walk》一書,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寵物相關投稿請寄:ettoday.pet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