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習會用詞 臺灣失缺主體價值

(圖/美聯社)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啓程赴美,15日將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晤。臺灣媒體、輿論和學界習慣稱之爲「拜習會」,認爲自然而然、理所當然;如果用了「習拜會」,可能還會被誤以爲是來自大陸的用法,從而避之唯恐不及。

「拜習會」儘管在使用上「無意識」,但其實反映了臺灣社會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就跟「美中」這個詞一樣,早年臺灣多半使用的是「中美」,但隨着「去中國化」和「臺灣主體意識」擡頭,自居爲「臺」,並把「中」棄位給了大陸,故而「美中」的用法逐漸大行其道。

無論在外交或中文上,用詞先後順序都是有講究的,既代表親疏遠近,也象徵主體位置。尤其在兩岸關係如此敏感的議題上,臺灣勢必錙銖必較,大陸稱「汪辜會談」,臺灣就得稱「辜汪會談」;大陸稱「習馬會」,臺灣就得稱「馬習會」。

用詞同時展現的也包括史觀認知。如今「戰後」取代「光復」,「日治」取代「日據」,事實上背後都有官方意識形態建構的斧鑿斑斑,只是多數使用者難以察覺,有時還擔任起「糾察隊」,四處指正別人不得使用「光復」與「日據」,否則就等於不夠「中立客觀」,或者指責爲「黨國餘孽」。但跟隨日人史觀,臺灣「主體」又何在?

因此,臺灣社會琅琅上口的「拜習會」一詞,與「美中」乃一體兩面,意味着對「中國」的抗拒,以及對「美國」的親近,甚至還帶有「唯美是從」的意味。如同近期的國際焦點,世界上許多主要城市掀起了聲援巴勒斯坦的大規模遊行集會,唯獨臺灣官方依舊跟着美國走,彷彿看不到以色列尼坦雅胡右翼政府對迦薩的非人道暴行。故而衆人言必稱「以巴」,臺北101爲以色列受害平民點燈祈禱,巴勒斯坦受難者卻得不到「同等待遇」。

臺灣重視「主體性」,但往往只在遇到中國大陸時,才突然義正詞嚴、斤斤計較。臺灣不應該透過對美國的附庸來體現「主體」,「拜」優於「習」、「美」先於「中」,無形中也流露出臺灣的價值選擇。近8年來,民進黨政府「一面倒」親美,兩岸關係跌落谷底,甘於充當美國遏制中國崛起的「臺灣牌」,結果只讓臺海溫度越升越高。

「外交才子」錢復先生的高見之一,即「兩岸關係位階高於外交」,可說是臺海和平穩定的「定海神針」,有利於臺灣便可謂是「主體價值」,那麼使用「習拜會」、「中美」又何妨?用詞得以改變,也就表示思維得以解放,一旦看兩岸、看世界的角度不一樣了,臺灣何去何從的難題,或許就不會再是夜夜糾纏惱人的夢魘。

(作者爲《香港01》駐臺灣首席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