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港人清明假期北上,港珠澳大橋罕見堵車
剛剛過去的清明節假期,“港人北上”再次成爲現象級話題,“港珠澳大橋塞車”也在社交平臺衝上熱搜。
據港珠澳大橋邊檢站統計,3月28日至4月6日,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客流車流累計超過100萬人次和17萬輛次,日均超過10萬人次和1.7萬輛次,同比增長167.8%、145.1%,均處於歷史最高位。
香港在3月末和4月初迎來密集的公衆節假日,3月29日至3月30日爲耶穌受難節,4月1日爲復活節,4月4日爲清明節,如果中間的工作日再請上假,這個假期達到10天之久,不少人將這段期間港人北上調侃爲“香港版春運”。
界面新聞記者整理髮現,越來越多的右舵車出現在深圳、珠海、廣州、佛山等地。珠海的山姆店,停車場全是港澳單牌車;深圳海底撈門店提供了放置行李箱的位置,爲一過關就趕來打邊爐的港人提供方便。在深圳北站和廣州南站,玻璃櫥窗上是Alipay HK港幣支付的廣告。而在香港,八合裡的廣告打到了小巴上。
從通關之初港人北上只爲吃一頓夜宵和喝一杯奶茶,到全方位採買生活必需品,再到劇本殺、洗車、美容、拔牙、逛動物園等,“北上”已經成爲港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港珠澳大橋口岸人流涌動 圖/受訪者供圖
10個港人就有1個出遊
港珠澳大橋上,目光所到之處都是豐田埃爾法(港澳常見的私家車車型),Charles在內地海關處等了將近1小時,而平時只需5至20分鐘。4月初,他帶一家五口回湛江老家祭祖。
“太公在湛江,但很多年沒回來過了,算上疫情因素,以前雙牌車的流程也比較麻煩。”Charles告訴界面新聞,“這次回來拜山,也帶小朋友見識下。”
邊檢部門數據顯示,3月28日至4月6日,經珠海口岸出入境的港澳旅客超過74萬人次、港澳單牌車近11萬輛次,約佔客流車流總量的73%和64%;以港澳居民“家庭遊”爲主的旅客羣體成爲口岸通行主力軍,約佔口岸總體客流的68%,較去年同期提升25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
Charles一家五口在廣東玩了四天,過關港珠澳大橋後,先在珠海玩了一圈,去了長隆;隨後一路向西,在湛江祭祖之餘,還到湛江博物館、湛江寸金動物園、雷瓊世界地質公園等景點遊玩。一趟行程下來,開銷爲人民幣1萬元,“而且是比較爲所欲爲地花費了。”
有不少香港居民到內地鮮生超市購物 圖/南方網 陸曉攝
界面新聞根據香港入境事務處數據梳理髮現,復活節和清明節假期期間(3月29日至4月6日),出境香港居民達373.1萬人;出境高峰爲3月29日,出境香港居民達到70.08萬人,約等於每10個港人中就有1個選擇出遊。
3月28日至4月6日,通過港珠澳大橋出境的港人達約47.8萬人;而在3月29日,人數達到高峰的8.81萬人。
2023年7月,“港車北上”政策落地。Charles告訴記者,辦理時間只需要約1個月,第二次續牌會很快,“單牌車也有對應的臨時牌,只是不需要掛出來,都是分配的粵C。”
高鬱文同樣在港珠澳大橋口岸上度過了一段漫長的等待時間。她計劃去珠海旅遊,花了快四個小時才上了金巴,而平時快的話,過關只需要15分鐘,“人太多了,又要排隊,又有人流限制,還得取票。”
“吃了煎餅果子、烤冷麪、西北拉麪、海底撈,喝了茶百道、滬上阿姨,和北師大珠海分校校內的兩家奶茶店。”她向界面新聞列出一串長長名單,是她此次珠海之行的收穫,“香港大多數都是廣東茶餐廳,珠海是一條街溜溜噠噠可能幾十上百種好吃的,每一家都想吃。還有劇本殺,KTV等娛樂活動。”
高鬱文有意避開深圳,“現在深圳的遊客非常多。下次爲了避免人流可能還會選珠海或者其他附近城市。”她原本預約了深圳的牙醫,但感覺深圳太商業化,最後選擇在一家珠海公立醫院掛號拔智齒,“珠海拔牙的花費是香港的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珠海醫生技術很好,也開了很快見效的消炎藥。”
北上熱潮的新變化
事實上,港人北上的趨勢並不是2023年通關後纔出現,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後,香港就掀起了北上消費熱潮,只是規模遠沒今天大。
但下的北上熱潮呈現了幾個新的變化:從前以中老年人及中下層人士爲主,而現在人羣進一步拓展至年輕人和中產人士。而從遊玩範圍來看,也從廣東區域拓寬至全國各地,包括新疆、甘肅、四川、重慶等地。消費場景也不再侷限於餐飲或購物,踏青、觀看民俗表演,甚至參觀公園的相親角,都成爲旅遊的新模式。
“疫情之前也有港人想要北上,只是數量沒有現在這麼多。疫情過後,因爲飛國外的成本很高,所以很多港人優先會選擇深圳或廣州玩,發現原來變化這麼大,多了很多新奇好玩的,傳開來後,越來越多年輕的香港人北上游玩了。”Winnie告訴界面新聞。
聯通深港的蓮塘口岸人潮涌動 圖/第一財經 何濤攝
Winnie也是清明節期間的北上大軍一員。她從深圳口岸通關,到寶安機場坐飛機到成都,玩了5天。
Winnie是一個“熊貓迷”,每次去內地玩都要專門到當地動物園看看有沒有熊貓。去年7月,她到廣州旅遊時,就專門到廣州動物園看熊貓雅一,“準時8點進動物園,一路奔跑到熊貓館。”
不過,她表示自己“最愛的是花花”,這也是促使她前往成都的最主要原因。她從網上關注熊貓花花、葉子有兩年之久,現在她仍清晰地記得每個時間點——7點15分抵達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排隊,7點30分開園,一口氣跑到6號院子,看到了葉子在滑梯上睡覺,在最後10秒花花終於走出來吃竹子。Winnie又花了45分鐘排第二次隊,這次終於看到花花的正臉。
“還到寬窄巷子看了茶藝、變臉表演,嘗試到正宗了麻辣火鍋,雖然要的是微辣級別。還去了人民公園喝茶和看相親信息板,這是在香港從未有過的體驗。”讓Winnie印象很深的是公園的相親角,家長比子女本人還積極,幫忙挑選合適的結婚對象,“也算體驗到了內地獨特的相親文化。”
需要喘口氣的香港人
北上大軍涌入內地,背後是香港居民要尋找“喘口氣”的地方。
對比香港,內地物價低、景點豐富的優勢不言而喻。而更爲重要的,是節奏更慢的生活方式帶來的閒適感,以及消費場景閒暇、愜意的氛圍。在廣州,“一盅兩件”的早茶可以享用一上午,不存在追求翻檯率的說法;在深圳,大小梅沙每逢假日就支起一個個帳篷。
Charles告訴界面新聞,旅遊是香港人相當重要的生活方式,在香港,工作節奏快、居住地狹小,容易產生心理壓力,“所以假期香港人基本都出去玩,無論回內地或出國。”
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地,是疫情前港人常在週末短途旅遊的目的地。不過,疫情復常後,香港國際航班仍在恢復,而北上推出種種政策利好,加上性價比高、遊玩項目多,內地成爲香港居民尋求放鬆的目的地。
此外,更多打動香港居民的是服務態度。高鬱文在超市不留意買到了過期酸奶,在12345小程序給市場監管局留言後,隔天商家就主動聯繫她賠償。
而Charles提到,香港餐廳“服務員沒有表情的臉,萬年不變的菜單,都讓人沒有消費慾望,吃頓飯也像做任務”。他曾在一家香港火鍋店用餐,卻被要求用餐時間要控制在1小時內,“在深圳,誰會理你坐多久呢,你在海底撈吃一晚上都沒人催你,生日還有店員過來給你慶祝。”
對於Winnie來說,看熊貓併到各地“追星”也是一個解壓的過程。她身邊還有朋友專門飛到重慶看熊貓渝可渝愛。“身邊很多熊貓粉絲,TVB常常播熊貓的新聞。”她在成都也遇到了不少講粵語的人,“有一家大小,有長輩團,也有情侶。”
不過,對於這些北上大軍來說,也有一個磨合期。對在香港常用現金和八達通支付的Winnie而言,線上支付反而不太方便,“有時候網絡慢一點就要等。”而Charles曾遇到微信餘額告急又沒綁銀行卡的狀況,讓內地朋友幫忙轉賬之後才解決了支付問題。
Charles同時提到,希望車牌識別可以進一步完善,“珠海大部分商場都可以識別港澳單牌車,但在廣州和粵西等地就比較麻煩,需要保安幫忙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