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爛,是這屆房企中報的底色

8月中下旬,房企2022年半年報陸續揭曉。

任正非說的那句“把寒氣傳遞給每個人”,在地產領域,活靈活現。

據地產壹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超50家房企發出了【盈利警告】,超八成民營房企預虧,部分已公佈業績的國資房企也難逃利潤下滑的命運。

市場銷售額低迷、又有債務壓身,上半年行業舉步維艱,沒有人能獨善其身。

胡葆森或許沒想到,建業會以這樣的方式排在房企前列。

在目前公佈半年度業績預警的房企中,"河南地產一哥”建業地產虧損程度最高。

預計2022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預虧50億元-60億元,同比下降幅度高達786%-923%。此次虧損爲建業地產30年以來的首度大虧損。

另一家區域大佬——“四川地產一哥“藍光發展排在虧損第二位,【預計上半年歸母淨利潤預虧46億元左右】。

這兩家房企前幾年規模迅速躍升,奪下千億房企名號,現在一夜回到解放前,成了“虧損王”。

不過與建業首次現虧不同,藍光2021年賬單中已出現窟窿。2021年全年,藍光發展利潤總額-149.16億元;歸母淨利潤-138.34億元。

另外,預計淨虧損較高的房企還包括祥生控股、榮盛發展、正榮地產、泛海控股、ST泰禾等,數額均在15-30億元之間。

預計淨虧損10億元以內的房企有弘陽地產、世茂股份、美好置業、華夏幸福等。

這其中不少房企早在半年前,甚至一年前就被送進了ICU。

像祥生、正榮、榮盛,今年以來就一直在處置資產、尋求債務展期;去年虧損390億元的華夏幸福,已經早進入了債務重組階段。

症狀稍微輕的,淨利潤也逼近警戒線。業績預告披露,禹州集團、時代中國淨利潤跌幅超90%,合景泰富淨利潤跌幅超80%,中樑控股淨利潤跌幅超60%。

前地產明星職業經理人朱榮斌在不久前的博鰲論壇上談到,目前行業內民企問題比較突出,但分析問題不應只侷限在民企,也要看到部分國資背景房企的風險。

部分國資背景房企,這屆年中報的數據,也黯淡了不少。

第一份新鮮出爐的年報是越秀地產,期內營收約312.9億元,同比增長29.1%。歸母淨利潤約爲35.9億元,同比下降15.5%。

招商局置地,期內營收137.95億元,同比增長89%。歸母淨利潤約2.5億元,同比減少16%。

遠洋集團則直接進入虧損行列。8月22日,遠洋披露的未經審覈財報顯示,期內全面虧損總額爲8.8億元。

也有些國企,面子比較薄,找到了“合法合規但不一定合理”的處理方式,給歸母淨利潤撐場子。

比如金融街,期內實現營業收入約106.04億元,同比增長93.75%,歸母淨利潤約爲10.87億元-12.6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0%-110%。

歸母淨利增長驚人背後,其實是其出售酒店資產帶來了約7.8億元歸母淨利潤。

當然,也有清流“王炸”保利發展,上半年營業總收入1108.5億元,同比增長23.19%,歸母淨利潤達107.2億元,同比增長4.1%,成爲衆多房企中盈利TOP1。

業績大滑坡,各家房企給出了以下原因:

一、房子賣不動

藍光表示,雖然目前出臺了不少支持行業發展的政策,但從落地到市場響應仍需要一定時間,公司所處的經營環境未得到實質性改善。

這一方面是受到上半年經濟環境影響,市場整體需求和購買力不足;另一方面,也因爲暴雷地產企業不斷增多,許多人擔心爛尾,不敢置業。

機構數據顯示,在公開披露年度目標的規模上市房企中,截至6月末,多數企業目標完成率不足40%,有近半數企業甚至不足30%。

銷售市場的萎靡,直接體現在年中報數據上。

二、存貨減值

從中報披露來看,房企資產減值現象普遍。

金科、弘陽、藍光都提到,由於宏觀市場疲弱,現有物業售價下降,存貨減值增加。

通過以價換量,促進銷售回款是打動市場的最直接手段,但也意味着盈利空間進一步縮減。

加速“縮表”、資產“瘦身”,成了行業迴歸理性過程中,企業必然經歷的陣痛。

還有一些因爲戰投帶來的重調。建業就對投資性物業進行了減值,有分析指出,此輪資產重估是由於國資【河南鐵建投】入股,評估會遵循“就低不就高”的原則,這對於建業來說是一次業績大洗澡。

另外,疫情停工影響轉結收入、外匯波動也造成預期淨匯兌損失,也是不少房企提到的下滑虧損理由。

在中報可以窺察出,目前行業仍處於艱難復甦時刻。

躺在ICU的房企,最擔心不再是報表上的數字,而是——新的債務兌付節點又要到來,這次能不能還上?若挺不過要重組,又還有哪些帳等着去算?

尚在優良生行列的房企,亮明態度很重要。在中報前夕的電話會議上,一些房企審慎表示,“下半年要保證金流平衡、減少拿地。”

以及更加強調,“必然要完成保交樓任務!”

因爲在當下,信譽=真金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