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跨國企業看中國|專訪羅技全球副總裁蔣志興:電子軟硬件結合AI大勢所趨,構建“AI+用戶”橋樑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吳斌 上海報道
人工智能(AI)技術的興起,正給民衆帶來全新、高效、便捷的生活與工作體驗。
近日,羅技(Logitech)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蔣志興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如今的電競遊戲、視頻協作、企業辦公、音樂設備、鼠標鍵盤等電子軟硬件設備,都在深度融合AI技術。以鍵盤鼠標爲例,未來在AI技術驅動下,鍵盤鼠標不但能自動“捕捉”消費者敲擊鍵盤與點擊鼠標的聲音觸感,自動調節爲消費者喜歡的聲音觸感,還能深度“學習”消費者的鍵盤鼠標使用習慣,自動達到消費者最舒服的使用狀態。
“更重要的是,AI與電子軟硬件的融合,能令消費者在最短時間內,用最低的成本具備以往不具備的某些能力,比如數據信息的總結、提煉、歸納、梳理與洞察,都可以通過一鍵點擊迅速解決。”蔣志興告訴記者。
羅技成立於1981年,是總部位於瑞士的全球知名電子軟硬件研發企業。隨着消費環境與市場需求變化,羅技在經歷從1.0時代的PC周邊產品公司、2.0時代的雲周邊設備廠商後,正向如今的3.0時代——以AI驅動的軟硬件服務商全面整合轉型。
“今年,羅技全球CEO已三次來到中國,一方面瞭解中國電子軟硬件產品與AI融合發展的最新趨勢,另一方面推動更多與AI高度融合的電子軟硬件創新產品落地中國市場。”蔣志興向記者透露。
在他看來,要讓電子軟硬件產品AI化“走得更穩更好”,需滿足三大基礎,一是AI需“觸手可及”,無論是鼠標,還是鍵盤等,只需一鍵就能迅速“進入”AI賦能;二是AI服務應先立足於免費可用;三是進一步搭建AI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樑,要讓廣大消費者感受到AI服務商的服務質量與用戶體驗,找到自己所喜歡的AI服務。
隨着越來越多的中國數字經濟企業積極出海,新的發展空間也在孕育。蔣志興表示,羅技在全球1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研發團隊,整合全球資源與全球經驗,與中國出海企業開展緊密合作。以遊戲產業爲例,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遊戲企業積極出海,整合全球資源與全球經驗至關重要,可以與中國遊戲企業共同推進遊戲出海,通過營銷渠道、遊戲設備產品設計、AI技術融合等衆多方式,讓中國遊戲企業出海征途走得更好。
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預計到2028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將增長至約8110億元。
中國消費者對AI相關產品有着巨大的潛在需求。蔣志興表示,無論是電競遊戲、視頻協作、企業辦公、音樂設備、還是鼠標鍵盤等傳統電子軟硬件設備,都需要將人工智能技術整合到各類軟硬件產品研發領域,從產品設計到生態體驗,全方位地提高用戶的生產力和創造力,讓產品成爲人工智能和用戶之間的橋樑。
作爲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市場之一,中國的AI技術應用發展已走在全球前列。除了衆多國內科技企業紛紛將自研的AI大模型與各類產品融合應用,廣大用戶在衆多生活工作場景也產生旺盛的AI使用需求。但在實際操作中,能高效連接用戶與AI的電子軟硬件產品依然屈指可數。
蔣志興認爲,要讓電子軟硬件產品成爲連接用戶與AI的橋樑,需要做好三件事,一是這類融合AI的電子軟硬件產品能給消費者與企業主真正感受到實在價值,比如能解決他們在工作與生活方面的實際問題;二是在AI商業化與用戶支付能力與支付意願之間找到良好的平衡點,形成良性循環的商業模式;三是構建日益完善的AI服務生態圈,讓用戶根據不同AI服務商所提供的AI服務品質與用戶體驗,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AI服務。
“羅技正與國內衆多AI服務商開展合作,共同打造面向企業辦公、遊戲、在線會議、視頻寫作等各類場景的、AI服務+電子軟硬件結合發展的生態圈。”他告訴記者。圍繞國內的企業線上會議場景,羅技已與騰訊會議、釘釘、飛書等頭部視頻會議平臺合作,開展產品認證和硬件適配接入,實現了某些會議平臺軟件無法達到的效果。
以往企業專業視頻會議的系統建設相當複雜,包括在網絡端需專線專網,搭建服務器,硬件成本投入相當昂貴。隨着雲計算等技術興起令網絡基礎設施成本驟降,羅技提出“雲周邊”戰略,一是加大相關企業視頻會議操作軟硬件的研發投入,提升企業線上會議的軟硬件能力;二是積極尋求外部合作,與衆多國內大型AI服務商合作搭建智能辦公硬件生態平臺,在國內企業在線會議市場逐步擴大市場份額。
蔣志興告訴記者,爲了搭建“AI與用戶”的橋樑,要始終堅持生態大融合策略,建立三大運營原則,一是共同投入,相互成就。在軟硬件研發投入上,與合作伙伴共同投入可以將AI更好更快地與電子軟硬件產品結合起來;二是開放生態。無論在辦公還是遊戲周邊領域,都秉承開放與平等的心態,與各類AI服務商合作,共同搭建面向不同場景的AI+電子軟硬件產品融合服務生態圈;三是堅持多元化合作,無論是產品研發,還是共同營銷、渠道共享等,羅技中國與衆多合作伙伴都會持續加大合作深度與廣度,共同打造廣闊業務發展空間。
儘管中國AI技術應用研發處於全球前列,但電子軟硬件產品成爲“AI與用戶”的橋樑仍面臨着諸多挑戰:
一是電子軟硬件產品與AI技術的結合過程,電子軟硬件產品研發企業如何與AI服務商建立良好的合作模式,仍需要相關企業不斷探索,甚至“摸着石頭過河”;
二是AI技術的日新月異,也將加快電子軟硬件的迭代升級進程。以近期火熱的AI大模型技術爲例,隨着越來越多的數據被用於AI大模型預訓練,大模型要展現更好的生成式AI效果,也需要軟硬件產品的“配合”。這無形間對軟硬件產品設計、迭代升級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是基於AI的電子軟硬件產品能否做到“因人而異”,即針對不同人羣,基於AI的電子軟硬件能否提供不同的服務。比如編程人員、財務管理人員、市場銷售人員對AI的需求各不相同,電子軟硬件需要針對這些不同人羣的不同AI需求,設定不同的AI賦能、產品設計、功能使用等特點。
四是用戶教育仍需要花費一段時間,需要讓廣大消費者與企業先看到,電子軟硬件在融合AI技術後,能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價值與工作生活便利,纔會積極擁抱這類新產品。
蔣志興向記者直言,要解決這些挑戰,企業需多管齊下。一是在產品設計端,讓各類電子軟硬件產品在自主“適配”用戶使用習慣的同時,能更便捷地帶來AI賦能的價值;二是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貫穿在產品設計各個環節,包括輕量化設計、使用更環保的材料等,契合越來越多用戶的綠色生活訴求;三是將用戶體驗始終放在首位。
在他看來,要做好用戶體驗,需要大量的AI技術與軟硬件產品磨合。此前,羅技將企業在線會議產品引入亞洲市場後,發現亞洲用戶時常反饋這類在線會議產品出現“丟音”狀況。經研發工程師調查,其主要原因是亞洲民衆的發音喉音較重,基於歐美人發音特點的語言算法模型未能及時採集識別亞洲民衆的全部發音。爲了解決這個挑戰,羅技亞洲地區研發工程師迅速收集衆多亞洲國家人羣的發音數據,對AI語言算法進行迭代升級,令亞洲民衆的發音不再“丟失”,有效提升亞洲市場企業客羣對這類在線會議產品的使用體驗。
“如今,我們在亞洲衆多國家和地區設立本土化研發團隊,根據當地市場需求與特點,迅速推進軟硬件產品的迭代升級,令它們更好地適配各類AI服務能力,全面提升當地用戶的使用體驗。”蔣志興指出。
蔣志興預計,隨着未來中國AI技術的蓬勃發展,電子軟硬件產品將在更大範疇成爲“AI與用戶”的橋樑。比如在辦公場景,基於AI的鍵盤鼠標或通過一鍵輸入與一次點擊,快速解決文檔處理、營銷創意與實時翻譯等工作,有效提升員工工作效率;在遊戲領域,AI技術與遊戲設備產品的結合,可能在確保公平、合理、平等的遊戲規則基礎上,令消費者擁有更好的遊戲體驗,包括遊戲通關成功率更高與射擊遊戲精度更強等。
“這也是羅技持續看好中國市場發展的一大根本原因。”蔣志興告訴記者。如今,中國已成爲羅技的第二大市場。中國經濟繼續增長,由此帶來龐大的企業辦公等領域的電子軟硬件產品市場空間;與此同時,中國還擁有全球最大的遊戲人羣,充滿着增長機會。
未來中國和世界的聯繫也將愈發緊密。“事實上,隨着中國AI技術應用蓬勃發展與創新營銷手法層出不窮,我們發現中國衆多產品創新與營銷創新做法正在引領全球趨勢。我們願意將中國市場的衆多產品創新與營銷創新實踐推廣至全球,讓全球學習瞭解中國的某些創新做法。”蔣志興展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