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工職魂》一本初衷
《百工職魂》中的撿骨師坤木伯分享工作也分享人生故事。(目映.臺北提供)
《百工職魂》由網路影片成書,展現職人精神。(目映.臺北提供)
「X你娘!我撿骨撿了一輩子,要搓個湯圓,家裡的人都不敢吃。我賺的錢你們就會拿!」撿骨師坤木伯在鏡頭前的真情流露,在YouTube迄今累積官方點閱率已破200萬,「目映.臺北」於2019年推出的「百工職魂」系列影像作品,今年整理成文,同名書《百工職魂》由寶瓶出版。
分享工作 更是分享人生
撿骨師、刺青師、澎湖小法、道長、法師乃至近失傳的雞毛撢子達人、鴿笭師等,「百工職人」導演吳建勳從電視圈到網路影像創作,他表示:「一開始只是設定拍一些快要消失,感覺已不符合社會現狀的行業。」但拍着拍着就感覺愈來愈悲情,基於網路閱讀者的喜好添加一些趣味,順勢轉型爲介紹一些特殊行業,現在更往年輕化職人的方向推介而持續轉型、演化。
要說這系列拍攝者和其他職人紀錄有何不同,吳建勳認爲最難得的是「職魂」,對於自己的工作或成品,不是抱着推銷、商業的角度,而是全心全意在這份工作中成就了自己和他人,這也正是吳建勳想捕捉的「故事」。團隊也基於尊重職人,雖然YouTube影片製作,成本、時間壓力大,但例如拍攝「澍湖小法」蘇武忠,便花了9天的時間「很多時候要慢慢等!」且往往一場法會下來就是2個小時,吳建勳笑稱:「拍到手發炎」。
讓被拍攝者願意分享工作外,更分享自己的人生,吳建勳說其實田野調查的時間有限,多半是由現場互動來調整,以撿骨師坤木伯而言,「拍攝前15分鐘才見到本人,他年紀大了,之前都是由他兒子聯絡」本來以爲應該是吃着檳榔、穿着雨鞋的裝扮,但坤木伯卻是頭髮梳得整整齊齊,神清氣爽地現身,「他真情流露飆國罵前,其實本來已是關機閒聊了,發現到他話匣開了,感覺對了,又偷偷開機。」
記錄職人 讓臺灣被看見
記錄職人,其實也讓吳建勳和工作團隊得到啓發,像坤木伯所介紹,撿骨時往往會說「衝煞」要求家屬不要看,但其實自己家長輩怎會害你;在澎湖,過去沒有足夠的醫療資源,法師的工作不僅於爲生者祈福,爲亡者引路,法師的地位很高,對藥學、醫學也都要懂,「澎湖小法」則是從小就要學藥學、風水、算命等能力,不只是法師,更是宮廟與地方文化的傳承者。
撿骨的坤木伯曾在納骨後,憑着累積的功力,找出其中被小動物叼來的狗骨而化解了那家人的孫子一整晚出現狗叫聲的靈異事件;曾任澎湖小法的蘇武忠,曾協助法師止住了產婦的大出血。入珠師陳安窓甚至有專利,名享中東與東南亞,2分鐘內不上麻藥、沒有痛感便能入珠完成,一些客戶入珠後,覺得困苦的人生找到了樂趣而對他感謝不已。
有些職人的工作極爲少見,如馬的美甲師「釘蹄師」,吳建勳表示,自己一直在觀察網路觀衆的喜好,發現許多歐美釘蹄師既不說話,一直削蹄的影片就有數千人看,「很療愈!」衝着這分療愈,他找到臺灣釘蹄師郭聖彥,也發現馬若不釘蹄其實活不了多久,而釘蹄師不僅要會打蹄鐵,釘馬蹄,更要學動物心理學、動物運動學、地形、環境學等。郭聖彥亦是東京奧運馬術比賽的官方釘蹄師,這些好技術和職人魂,也讓臺灣被世界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