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輸入法付費,冒犯了誰?

"輸入法都要付費,百度這是窮瘋了嗎?"有網友對"百度輸入法上線付費VIP"相關話題如是評論。

從2006年搜狗輸入法上線以來,國內的各種輸入法產品都是免費使用,百度輸入法的突然"收費"讓一衆網友炸開了鍋。第一,別人都免費,爲什麼它要搞收費?第二,用戶手機裡的百度輸入法要開始付費了嗎?

在短視頻和社交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網友們"聽風就是雨"的能力特別強,所以,當聽到一款輸入法竟然開始收費的時候,先罵爲敬,可能有些人都沒用過百度輸入法,甚至都沒了解具體百度輸入法付費是怎麼回事,就先來一波。

實際上早在2017年搜狗輸入法推出會員付費的時候,網友對它的評價和今天對百度輸入法的評價如出一轍。

網友們對付費的排斥是自然形成的,畢竟互聯網之所以能夠如此迅速地擴張,免費模式功不可沒,看電視、聽歌、看小說、搜索等,統統免費。被免費模式滋養了十幾年後,突然要面臨各種付費的局面,再加上自身錢袋子不鼓的壓力,誰推出付費產品,誰就被噴。百度輸入法推出付費模式,究竟冒犯了誰?

只是一種增值服務

從用戶心理來看,沒人喜歡付費,但我們需要搞清楚,讓我們付費的產品究竟是怎麼回事,否則,不是"白高潮一場"嗎?噴來噴去,最後發現與自己一丁點關係沒有,純屬浪費表情。

2024年2月3日,百度輸入法推送了12.2.0 版本,其版本介紹中提到稱,"百度輸入法 VIP上線"。連續包月首月爲5.8元,之後每個月22.8元;連續包年首年188元,次年起每年288元。

單從價格來看,百度輸入法VIP的價格不便宜,視頻類,愛奇藝、騰訊視頻VIP年卡會員的價格在優惠的時段不足200元,若遇到促銷的情況下,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的會員價格更低。購物類,京東Plus會員年卡才99元。

與自家產品相比,百度網盤註冊用戶量都已經超過8億,但百度網盤VIP現在連續包年的價格才165元。

無論是優先級,還是產品的重要性而言,百度輸入法的價格怎麼看都似乎有點貴。一年288元,一款輸入法而已,看到價格單後,難怪用戶對其吐槽。

再看百度輸入法付費所提供的服務:皮膚壁紙免費用、全部字體免費用、AI創作工具免費用、免費生成AI頭像、朋友圈不折疊。但百度輸入法沒有提到VIP 可免"輸入框"等場景廣告,開屏廣告也沒提到。

百度輸入法付費其實是典型的增值服務路線,這種玩法在互聯網行業很常見,基礎服務免費,但是一些增值服務項,就像當初的QQ綠鑽、黃鑽、紅鑽一樣,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類似的增值服務更豐富。

根據第三方統計機構的數據顯示,百度輸入法月活用戶數近6億,面對如此龐大的用戶規模,如果百度輸入法突然向所有用戶收費,那必然會引起反彈。

"百度輸入法上線付費VIP"的真實情況是:百度輸入法推出了面向某些用戶的增值服務,比如皮膚、字體、朋友圈不折疊、Ai創作等,對於某些用戶而言,都是非常有價值的點。換句話說,人家只是推出了付費項,你可買可不買。

截止到目前爲止,百度輸入法還未做出像視頻網站、數字音樂產品一樣,用盡各種手段迫使用戶付費。比如,120秒的片頭廣告;一段三分鐘的視頻,廣告就要30秒;各種歌曲開始付費,留給免費的歌曲非常少;某些歌曲你聽着聽着就突然變成付費才能聽。

視頻網站、數字音樂平臺用奇差的用戶體驗,迫使用戶走向付費,這些手段雖然看着有些"流氓",但也讓視頻網站的付費會員規模達到近1億。

口碑不重要,賺錢才重要。靠增值服務賺錢沒問題,只要吃相沒那麼難看,用戶還是會接受的。至少百度輸入法目前還沒有對所有用戶收費,就這一條,網友們對它的一些評價就沒必要,你不喜歡這些增值服務,不付錢就行了。

據郭靜的互聯網圈觀察,付費的用戶體驗確實比免費的用戶體驗好,就像開屏廣告,App內無處不在的廣告,如果付費後這些廣告都沒了,那用起來確實很爽。

豐儉由人,你可以選擇忍受各種無底線的廣告,也可以選擇清爽無廣告版。

工具型產品也需自我造血

熱熱鬧鬧的評論過後,似乎對百度輸入法並無影響,該用它的人依然在用,不用它的人會選擇搜狗輸入法、訊飛輸入法、章魚輸入法等。外界對百度輸入法付費的"炸鍋",源於心理上對付費模式的天然牴觸。

但是,從側面來看,百度輸入法上線付費VIP,則揭開了工具型產品的"遮羞布",管你是不是工具型產品,也不管你是否有數億用戶,面對接下來的2024年,都需要自我造血,最終能否盈利賺錢再說,至少要先把盈利點都打出來,能推出的盈利項目,該在產品上線就上線,不再遮遮掩掩。

一方面,大廠也有盈利的壓力。百度公佈的2023年Q4季度財報顯示,該季度總營收350億元,歸屬百度的淨利潤(non-GAAP)78億元,同比增長44%。其中,非網絡營銷營收爲83億元,同比增長9%。

過去,依賴於百度網絡營銷業務的優勢,許多工具型產品無需背上"盈利"的KPI,但現在百度的網絡營銷業務營收增速放緩,其他工具型產品就需要"自負盈虧"。

就像從UGC模式孵化出的百度文庫,多年來一直免費使用,先是被整合進百度教育事業部,後又被併入入百度內容生態部門。由此,揭開了百度文庫的付費之路,現在很少有免費的文庫內容可以下載使用,稍微有價值的文檔,都需要付費才能下載。

另外兩款工具型產品百度漢語、百度翻譯,同樣加入了會員付費功能。

另一方面,沒法"躺贏"。工具型產品之所以能被用戶免費使用,根源在於大廠"不差錢",工具型產品可以"躺贏",輕輕鬆鬆坐擁數千萬乃至過億用戶,但如今的互聯網行業更講究利潤率,別管你有多少用戶,到底能否賺錢纔是根本。互聯網行業的這種轉變,跟兩個因素有關:

1.屬於互聯網行業的高增長時代已然過去。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79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6.4%。用戶增長受限,而用戶所使用的App仍是幾年前的App,大家只能在原有的電商、遊戲、廣告、增值服務這幾大盈利點上分蛋糕,而蛋糕的總量有限。從幾大互聯網巨頭的財報來看,以往30%以上的營收增速很少見,大多數都只有個位數。

當互聯網巨頭們面臨增長的窘境,原先"不差錢"的工具型產品就很尷尬,要麼直接關閉,要麼乖乖地去"賺錢"。過去互聯網巨頭們依靠高效率大殺四方,但如今"高效率"這個標籤落到自己身上之後,屬實也不好過。

2.大廠之間的極致競爭。大廠在高增速時代,產品怎麼做都很好變現,但如今的變現空間非常有限,而且大廠之間的競爭已經達到極致,比如短視頻、直播、電商等,幾乎所有的大廠都在力推這些項目,短視頻、直播徹底滲透進各個頭部App中。也就是說,百度、本站、騰訊、阿里巴巴、字節跳動等大廠之間其實都是競爭關係。

爲了應對行業的競爭,大廠有限的資源全都給了這些"明星項目",比如當前火熱的AI和大模型,短短兩年時間,國內突然冒出上百家大模型產品。

工具型產品失去大廠的光環之後,就需要依賴自身"發電"。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像百度輸入法一樣的工具型產品推出會員付費。

實際上隨着數字化時代的到來,用戶對工具型產品付費已經不可避免,如果你想提升工作效率,那麼,付費就是最優選。在實際生活中,該付費的人也不會因爲外界的某些偏見就不去付費,畢竟,工作更重要,與工作效率相比,付費只算九牛一毛,明白這個道理後,或許我們對於網上使用各項工具付費就沒那麼反感。

但工具型產品的盈利週期長,且與用戶的消費水平有非常大的關係。

雲存儲服務商Dropbox公佈的2023年財報顯示,公司本季度末的年度經常性收入(ARR)爲25.23億美元,同比增長0.3%。這是其連續第四個季度出現ARR增長下滑。截至第四季度末,該公司的付費用戶總數爲1812萬,相比之下,第三季度末爲1817萬。財報公佈後,Dropbox股價跌超17%。

工具型產品要想搞好會員付費,就需要考慮長期生意,它的產品價值是什麼?能爲用戶解決什麼問題?作爲用戶,你願意爲百度輸入法付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