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矢言聯手歐洲制衡陸、俄 但昔日愛侶回不去了

紐約時報分析,儘管拜登矢言聯手歐洲制衡大陸,但歷經川普時期的低盪,昔日的親密戰友如今已懷別意,《中歐全面投資協定》更凸顯歐洲需要北京做爲貿易伙伴。(圖/Shutterstock)

《紐約時報》18日報導,儘管拜登新政府誓言恢復傳統大西洋聯盟,聯手歐洲制衡中國大陸與俄國;然而,歷經川普時代的波折美國傳統盟友如今期盼的是更平衡的關係,透過對話增加來減少分歧,恐讓昔日愛侶回不去了。最明顯的證據便是拜登就職的2周後,法國總統馬克宏提到與莫斯克對話的重要性,並表示俄國是歐洲的一分子,不可輕易迴避,歐洲需強大到能捍衛自身利益

2020年12月,歐洲與中國大陸簽署《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然而,就在幾天前,拜登的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纔在推特上向歐洲喊話,呼籲雙方及早展開「初期磋商共議中國大陸議題

報導分析,儘管白宮領導換人當家,但歷經川普時期的激盪,歐洲正針對中國大陸與俄國議題,打造屬於自己的政策旋律;這未必與拜登目標相符合,從而爲拜登重建與歐洲昔日盟友聯盟新添不少挑戰。

拜登19日於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發表談話。由於該會議羣集來自歐洲與美國的領導人外交官,拜登出席有助於鞏固作爲跨大西洋團結者的聲譽。2年以前,拜登出席該會議時,曾對川普政府對美國與歐洲牢固的關係造成的損害表達遺憾。當時,他矢言「這終將過去,我們會回來,美國將再次肩負起我們的領導責任」。

如今拜登重申此一承諾,呼籲建立更統一、合一的西方陣線,以因應俄國與中國大陸帶來的反民主威脅。然而,報導認爲,如果拜登強調的「領導責任」意味着重返美國的傳統假定「我們決定你跟從」;那麼,許多歐洲盟友認爲這樣的世界已經告別了,歐洲很難再度扮演美國「僚機」的角色。

從歐盟與北京的投資貿易協定、馬克宏的談話,再再凸顯出歐洲對於如何管理美國與2大競爭對手的關係,有自己的利益與戰略思考,這讓拜登面對的外交情勢複雜化。

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外交關係研究主任夏皮羅(Jeremy Shapiro)認爲,拜登對俄國的鷹派立場,加上將中國大陸捲入其中,等於定義一場全球性的新權威主義冷戰。但這讓許多歐洲領導人感到憂慮,更有專家指出,歐洲國家對此路線表現出的冷淡遠比拜登政府官員期盼的還深。

情報官員,現任新美國安全中心的肯道爾泰勒表示,這股趨勢反映出美國不能「僅刷一下存在感」,就想要穩固傳統聯盟;不過,她仍對美國與歐洲重拾往日甜蜜深具信心。柏林馬歇爾基金會訪問學人史佩克(Ulrich Speck)則補充,歷經川普時期的冷若冰霜,雙方如今應有所升溫,但迄今仍未出現。

拜登一上臺就祭出多項政策試圖和解並團結歐洲,包括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強調多邊主義與人權,更誓言重新加入2015年伊朗核協議;不過,重整美歐聯盟以抗陸、俄難度更高。

北京固然是華府的競爭對手,但長期以來更是歐洲的關鍵貿易伙伴。歐洲領導人與北京的關係是複雜的,融合競爭與合作,很難一刀切成敵人與朋友。至於俄國,對歐洲人來說他是擁有核武的鄰居,擁有屬於自己的金融與感情影響力。

另一方面,英國過去長期扮演美國最可靠的外交夥伴,如今卻已吻別歐盟,這讓美國協調與英國、其他大陸盟友的效率降低。甚至,美國不論是外交還是戰略,未必都與歐洲同步。

德國而言,可預料梅克爾大位將由拉謝特繼承。相較於拜登,拉謝特較傾向俄國與中共。他曾質疑美方指控俄國發動政治假情報與駭客行動,也堅定支持德國經濟應走向出口導向經濟,而這有賴中國大陸的配合。此外,德國堅持啓用北溪2號管線,而拜登卻認爲這將導致歐洲分裂,進而容易讓俄國敲詐,這些都成爲美國與德國的矛盾點。

無視美國製裁,俄國仍持續鋪設北溪2號管道。梅克爾認爲北溪2號應該是商業行爲,不該淪爲地緣政治口水德國人主張,歐盟的能源法規與新管道設置,已大幅削弱俄國操縱能力。甚至,相較於歐洲對天然氣的依賴程度,俄國更需要這筆收入。

儘管如此,拜登政府仍深具信心。美官員指出,要協調動盪不安的歐洲從來不是容易的事情;不過,歐洲領導人歡迎美國重返領導,特別是中國大陸對歐洲的威脅,已較5年前更爲明顯。

至於與中國大陸簽署的投資協議,歐洲官員辯稱這是爲了歐洲企業能獲得同等機會進入大陸市場,而此一機會美國已經在2020年的美國與大陸的貿易協議中取得。歐盟官員指出,歐洲沒有理由受到不公平環境的困擾,即使是美國也不例外。

事實上,歐洲認爲與北京的投資協議設定更高的貿易標準,而這最終有利於美國和歐洲處於更有利而強大的態勢,進而對中共採取更果斷的政策。美國前貿易談判代表柯特勒(Wendy Cutler)也認爲,「歐洲與北京的協議讓跨大西洋兩岸一同合作因應中國大陸變得更爲複雜,但美方不該排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