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貿易陷困境 莫里森對華政策被商界批業餘
有澳洲商界人士批評莫里森外交政策根本是業餘水準。(路透資料照片)
據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駐雪梨記者史密斯(Jamie Smith)報導,在外交政策常能形成跨黨派共識的澳洲,近期卻出現分裂,在野黨與商界對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處理對中國關係的方式感到不安,甚至有大公司主管抱怨,澳洲外交戰略一直都是「業餘的」,導致貿易陷入困境。
後天(20日)是中澳自由貿易協定生效5週年,該協定使雙邊貿易額每年增長1000億澳元,但坎培拉卻無人爲此慶祝,因爲中澳關係正出現裂痕。以往最大在野黨工黨和自2013年起執政迄今的保守派自由黨政府也罕見出現對外交政策激辯,史密斯寫到:「莫里森對1名中國外交官的Twitter、還有中國對澳洲商品實施的貿易制裁做出的憤怒反應,讓外界不安。」
工黨的華裔外交事務發言人黃英賢(Penny Wong)上週受訪時說:「我認爲政府應該停止關注那些政治頭條新聞,弄清楚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幫助我們的出口商。」部分評論員和企業擔心,澳洲以往不在最大貿易伙伴中國和戰略盟友美國間選邊站的長期立場,已經偏移。
澳洲前駐華大使芮捷銳(Geoff Raby)指出,坎培拉對北京的外交政策已經武器化,6年多來安全、情報、國防機構已經接管澳洲外交政策,這包括近期一些並不必要的做法,例如2018年搶先禁用華爲5G。
史密斯表示,批評澳洲戰略業餘者是來自市值數十億美元的公司高層。新南威爾斯洲1家葡萄酒公司老闆羅布森(James Robson)說:「我們不明白爲什麼政府要挑起與最大客戶(中國)的爭鬥。」
雪梨大學歷史系教授柯倫(James Curran)評論,澳洲關注民主與人權的價值觀沒錯,但是外交的實施方式上很失敗,他特別提及在缺乏與中國和其他國家磋商情況下,澳洲要求對新冠病毒起源進行調查,而且直指中國應該負責,就存在步驟上的錯誤。對澳洲最有利的外交政策應該是在中美之間取得平衡,而非倒向任何一方,「拿我們受影響的出口市場來說,美國會幫助澳洲嗎?答案是不會,因爲他們也要賣東西給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