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虎山:醫生專利轉化時要少走彎路 讓行醫經驗產生價值
近日,爲充分激發廣大醫務人員創新思維,鼓勵其積極參與科技創新,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培訓部聯合學會下屬健康產業發展分會、創新與推廣分會、醫學教育分會及北京市石景山區科委等共同舉辦了“醫生如何發現、申請、轉化專利培訓”。主場設在北京,同時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模式面向全國醫務人員進行授課。
會上,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秘書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主任醫師敖虎山在致辭中表示,本次研討會旨在服務廣大醫務人員,通過內容詳實的講座激發廣大醫務人員的專利意識,促進醫務人員思考提高臨牀診療質量的方法,把創新想法最終轉化爲專利和產品。同時,研討會也爲醫務人員的專利成果搭建轉化平臺,對接資源,助力研發出更多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符合臨牀需求的醫療設備,提高國產醫療器械研發能力,早日打破遏制,造福患者,爲科技強國戰略做出貢獻。
敖虎山介紹,培訓內容與醫務人員在醫學專利轉化過程中的“痛點”息息相關。除轉化成功案例分享外,還就如何將臨牀發明設計爲成熟產品,轉化過程中的收益分配及關鍵步驟,申請專利的常見法律問題,從投資人角度看待專利轉化以及學科交叉助力健康產業專利產出等方面進行介紹。
談起培訓的必要性,敖虎山表示,日常工作中很多醫務人員也是“發明家”。他們根據多年行醫經驗,往往能發現醫療設備和器械需要改進的地方,但很多時候這些好的想法並沒有進入申請專利、市場化的道路。主要原因是由於醫務人員自身專利意識不強;缺乏專業的指導與平臺支撐;從想法到市場化,需要醫務人員、企業、資本、市場密切合作。
敖虎山表示,目前,我國研發、生產、投資、推廣及專家這幾類人羣在專利轉化過程中脫節現象嚴重。醫療行業的創新和成果轉化關係人民羣衆的健康和國家發展,激發醫務人員的創新思維和專利意識,爲他們對接企業、資金、市場等資源,使其在專業轉化平臺上能完成落地,讓廣大醫務人員有道可循,有更多的信心與動力去從事研發創新,惠及千千萬萬的患者。
敖虎山認爲,科技成果轉化是技術、經濟活動相互銜接、相互結合的複雜過程,也是風險與收益相互平衡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醫生、醫院、企業、研究機構等密不可分。因此,在讓創新思維和專利意識深入“醫心”的同時,更需要匯聚各方力量,打造一個將醫學科技創新從想法收集到轉化落地爲一體的專業轉化平臺,讓廣大醫務人員在專利轉化這個過程上少走彎路。讓醫生的經驗產生價值,用醫學科技創新服務社會、服務羣衆、服務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