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吃電免驚?經濟部提新版電力報告 關鍵備轉數據猛灌水

因應AI用電暴增,經濟部今發佈新版「2023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表示未來每年用電成長約2.8%。但是報告預估夜間備轉容量率在2030年後,都有高達23%以上,卻有灌水嫌疑。(資料照)

因應AI用電暴增,經濟部能源署今發佈新版「2023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一次提出未來10年長期電力預估,每年平均用電成長約2.8%,到2028年光AI用電就多200萬瓩。如此到2027年夜尖峰備用容量率約僅剩8%,供電陷危機。然而從2030年,卻突爆增2倍,高達23%之多。經濟部坦言,機組建設變數多,這是寬估值。但既知新增機組不確定性高,仍擺入上線時程,有「灌水」嫌疑。

根據電力報告推估,2024年GDP成長率約3.94%,加上未來AI科技潮帶動的半導體產業擴廠、電動車推動政策,預估前5年(至2028)電力年成長2.5%。其中,AI的用電需求,到2028年會達224萬瓩,比2023年多出200萬瓩。其後在AI穩定應用趨勢下,這10年(2024~2033)全國平均電力年均成長約2.8%。

能源署長遊振偉進一步表示,預估到2030年,用電成長12%至 13% 。需要3個及時建設,包含新增機組、電網(變電所)更新與儲能系統建置,以確保供電穩定。

電力既然成長,那麼電力牛棚剩多少?依新版報告預估,2024、25、27這三年,夜尖峰備用容量率僅各爲8.1%、8.5%、8.5%,全爲供電吃緊狀態,只有2026年爲10.3%,但這4年,全不到法定備用容量要求的15%,等於不及格。

能源署解釋,現在夜尖峰供電扣除光電機組,備用容量與備轉容量已相當,所以晚上8%還是夠用。

而不可思議的是,從2029年起,供電餘裕度突然爆炸性成長,當年夜尖峰備用高達20.5%,從2030年起到2033年,更全在23%以上,比今年8%足足多出2倍。

對此,經濟部自己在報告中坦言,考量未來新設置機組排程規劃不確定性變數仍多,包括環評進度、興建工程關鍵要徑進度及地方支持等情況,是以在盤點未來機組上線期程及潛在電源後,寬列備用容量率規劃。

如此等於把不確定機組都算進去,有「灌水」之虞。例如四階環評卡關的基隆協和電廠新燃氣機組,完工日期難確保的離岸風電3之1、3之2期,都被照常列入供電時程。

遊振偉表示,離岸風場建設,確實受到COVID新冠疫情,以及工作船調度影響, 目前 2025年還是朝着原規劃 5.7GW容量推進。至於離岸 3之1 已簽約,3之2選商也遴選 ,後續是否因應調整會再觀察 ,期望能按照計劃完成。 其他如協和電廠時程, 就是先擺進去, 實務上還有些時間,可以做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