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把關防詐 銀行業:正常帳戶可能遭錯殺

國內的人頭戶犯罪問題太多,導致存匯業務警鈴大響,警示戶激增,政府思考能否透過AI更有效率改善現況,但另一方面,透過AI過濾的作法,極可能發生「錯殺正常戶」,此國內金融業者私下感嘆:「魚與熊掌難以兼得!」

據瞭解,已經有不少金融機構提出類似問題,當時北富銀也坦言的確難以避免,但問題就在於現在情況太嚴重,非得用更科學的方式來過濾。

知情人士透露,刑事局未來給予銀行業者的新態樣,應該與開戶者的年紀、地域關係、進出款頻率、金額大小等多項指標相關,是透過新態樣進入模組之後作大數據的分析,來過濾出所謂的「可疑戶」;銀行主管認爲,通常金額規模小、進出頻繁,又不符合地域關係的開戶者,屆時被「關帳」的機率最大。

相關人士說,一旦被匡列爲可疑戶後,這些帳戶就會面臨「關帳」命運,銀行也擔心倘若錯殺正常戶,到時候不但得罪客戶,甚至這些客戶若向金管會投訴,還會造成無謂的紛擾。

金融圈人士指出,數年前,國銀在作洗錢防制時,就有大批帳戶因爲符合制式版的洗錢防制態樣而被關帳,曾引發客訴;現在另一個被銀行業者關注的是,客訴後,政府是否能展現決心力挺銀行,還是反過頭來罰銀行?

也有銀行業者質疑,即使因爲鷹眼模型的運用,而使警示戶大量降低,但也不能保證就不會有「漏網之魚」,因爲AI畢竟是AI,再怎麼靈光,仍不能百分之百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