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百模大戰”會怎麼打?

自2023年以來,媒體將國內AI領域的競爭稱之爲“百模大戰”, 但在我看來,真正的戰爭遠沒有開始。

回顧互聯網的歷次“大戰”

回顧我打過的互聯網的歷次“大戰”,如“千團大戰”、“互金大戰”、“協同辦公大戰”,市場競爭的烈度極高,同時競爭也是全方位、立體化的。企業不僅在產品和技術創新上展開角逐,更在用戶增長、公關輿論、品牌建設等多個維度上展開激烈競爭。這些競爭往往伴隨着鉅額的市場費用投入,以億計的資金按月投放,以期在競爭中佔據優勢,從這個角度看“百模大戰”目前的競爭還停留在初級階段,真正的大戰並未開始。

爲什麼O2O、互金、協同辦公能快速的進入到“大戰模式”?因爲這些行業的商業模式從誕生之初就非常清晰,產品也快速的完成了PMF驗證,所以就快速的進入到了市場爭奪戰,而國內大多數大模型企業於對大模型技術的不同理解和戰略定位,還在探索各自的市場切入點,還在PMF驗證階段。 各大模型完成PMF之前,真正的“百模大戰”不會開打。

AI 的機會被普遍認爲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幾乎所有的資本和行業頭部玩家都參與其中,都深信 AI 將會成爲未來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變革的核心,甚至有望帶來比互聯網更大的影響,所以 如果“百模大戰”真正開打,其激烈程度也肯定是空前的,各大玩家會在用戶增長、公關輿論、品牌建設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競爭,會比之前互聯網的所有大戰都更加激烈和白熱化。

“百模大戰”什麼時候開打?

我觀察各大模型企業的產品佈局,在幾個場景已經有了共識,局部戰場也已經初步成型,比如:AI 視頻生成、AI 虛擬社交、AI 長文本等都在今年下半年會發布或開始大力推廣,所以我預判2024年下半年開始,這場競爭將陸續在一些垂直領域開打,最晚到2025年上半年,我們將看到各大模型企業在更多細分領域展開激烈的近身肉搏,“百模大戰”會正式拉開序幕。

AI市場競爭的主戰場:是B端還是C端

我認爲主戰場在C端,原因是國內的C端市場不論是用戶體量還是商業規模都遠大於B端,C端用戶的決策週期和產品迭代更快,能更早的達到PMF。事實上大模型在C端的垂直領域,如生產力場景的文生圖、文生PPT等也已經完成了PMF,所以C端會成爲目前AI市場競爭的主戰場。

爲什麼B端不是目前的主戰場呢?

可以從國內的B端市場最高價值的有兩塊:一個是金融政企,另外一個是高科技企業(SMB往往是跟隨頭部企業)。

金融政企的To B市場的客情關係複雜、個性化需求多、項目週期長、交付困難、回款慢,要想在金融政企完成大模型的PMF需要大量的時間和人力投入,如果之前在金融政企的沉澱不夠,短時間內是無法實現PMF的。

國內高科技企業擁有很多場景,選型也更加市場化,需求的重合度高,相對於金融政企,能夠通過2B2C的方式拿到更多場景和用戶,也有很好的付費能力,是相對優質的B端市場,但整體的發展速度也是受限於To B的決策主體多元化,決策週期長等因素影響,想在短時間內完成PMF也不現實。

另外,因爲目前國內模型企業在模型能力和產品能力上的差距不大,B端很容易陷入到了“價格戰”,因此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B端對於AI大模型企業不是一個好的戰場。

C端相對於B端還有個特點,一旦在C端驗證了PMF,進入B端很容易,比如WPS,在C端獲得用戶心智和市場之後,B端就快速打開了。這是因爲B端的需求有兩層構成,底層是一個個C的生產力場景需求,上面一層是企業級需求,根據企業自身的行業屬性、生產角色、workflow、安全性等因素千差萬別。所以C端的生產力需求其實是B端需求的一個子集。這也是爲什麼C端驗證PMF之後很容易進入B端的原因,但如果剛開始以B端需求爲主,B端企業會先跟你講企業級的需求,而這些需求高度個性化,很難用到C端,消耗了太多的企業注意力和生產力。

綜上,我認爲國內AI市場競爭的主戰場在C端。

AI的產品模式之爭:“+AI”還是“AI+”

互聯網大廠(BAT、字節、快手)是國內AI市場的第一批參與者,他們的產品的模式主要是“+AI”也就是Copilot模式,期待通過“原有場景+AI”的產品模式佔有市場,在自己原有的搜索、電商、社交、短視頻等場景中增加 AI 功能,互聯網平臺公司期待用戶知道自己的產品中可以用 AI 了,通過自己龐大的用戶基數,和“+AI”的產品模式,找到PMF,但我認爲“+AI”的模式整體的效率不夠高:

“AI五小虎”這類AI Native的大模型公司,產品模式天生是“AI+”,比如月之暗面的 Kimi 就是“AI+長文本”、MiniMax的星野就是“AI+虛擬社交”,“AI+”創造了AI原生的用戶體驗,就像移動互聯網時代微信對於QQ一樣,更加符合新時代的原生需求,所以的“AI+”產品模式的效率更高。

AI的用戶市場之爭:品牌心智

AI 時代,用戶有新的心智路徑,用戶的心智是:我想用 AI 幫我寫文章、我想用 AI 幫我畫圖、我想用 AI 幫我做視頻,我想用 AI 幫我寫PPT,用戶會先想到“AI”,再想到垂直場景。所以在 AI 的用戶心智的爭奪戰中,“AI+”的產品模式更容易搶佔用戶心智。

那麼誰在“AI+”的場景裡完成了精準人羣的驗證之後,能夠快速破圈,用品牌降維的打法,讓用戶想到垂直場景就想到自己,搶佔“AI+”的品牌心智就成了市場競爭的關鍵。比如月之暗面的Kimi,在精準人羣跑通之後,快速破圈佔領了“AI+長文本”的用戶心智,MiniMax的星野跑通和佔領了“AI+虛擬社交”的用戶心智。在模型能力和產品力拉不開差距的情況下,品牌和營銷成了市場競爭的重點和護城河。

總之誰能搶佔更多的高價值場景的“ AI +”心智,是AI大模型市場競爭中的勝負手。這就需要大模型企業在“AI+”的高價值場景中做出自己的優先級判斷,提供原生的體驗更好的“AI+”產品,剩下的就是看誰的品牌定位更加精準,市場策略更加務實和高效。

AI市場的短期競爭:高價值場景

哪些“AI+”場景是高價值的呢?我認爲高價值的衡量有兩個標準:要不這個場景能夠獲得大量的高粘度的用戶;要不這個場景距離商業化更近,也就是距離錢更近。根據這個標準,我篩選了一些場景:

在以上細分戰場的競爭中,還有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 “應用生態”,大模型企業除了自己下場做產品外,應該加強“應用生態”建設,幫助自己搶佔更多的垂直場景, 高價值場景,可以通過自營和生態兩種模式尋求突破。

AI市場的長期競爭:商業化能力

在美國已經有人在講 AI 泡沫,未來 AI 企業的融資環境是有變化的可能性的。就像我之前打過的團購市場,曾經被質疑是旁氏騙局,而美團在這之前拿到了大筆融資,這成爲了美團能夠在“千團大戰”勝出的關鍵原因之一。一旦類似的情況發生資本市場收緊,除了資本市場的融資能力, 大模型企業的自身的商業化能力就成爲了競爭的關鍵。當然,所有的商業競爭最後都是企業盈利能力的競爭。